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大学少年班仅存活3家 家长普遍感到失望

时间:2012-01-19 11:15:07  来源:  作者: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2年1月1日,全国约180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西安交大2012年少年班的初试,参加考试的人数是最终招收学生数的十多倍,看起来很火爆。但记者采访获悉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最早有13所高校可以招收少年班,现在只剩3所,能达到规模招生的,只剩下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20多年来,少年班的招生一直备受质疑,不过,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于现行的高考模式感到失望时,少年班成为新的救星。

考生考少年班避高考折磨

“考完之后,都没太敢跟别的同学交流,还是有些压力。”对于青大附中初三学生冯静怡来说,虽然少年班的考试并非如中考、高考般决定前程,但她还是很看重 。“如果能考上 ,一定要去的,多好的机会啊。”偏爱理科的冯静怡,对西安交大少年班充满憧憬,“我现在才14岁 ,要是考上少年班,上学的时候15岁,到硕士毕业才23岁,到时候还很年轻,还是一枝花呢。”

冯静怡选择少年班的理由或许有些调侃,采访中,众多同意孩子报考少年班的家长,多是想让孩子避开高考。“我自己就是高中老师,知道高中三年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在青岛2中考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家长表示,孩子高中三年,其实真正学习的时间也就能占一半吧,到了高三,基本就是应试训练,有的高中甚至从高二起就开始了,这样的训练,除了能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比较高的分,别的也没什么了。

“高中时光对孩子来说多宝贵啊,可就被高考给磨没了。”这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理科方面比较擅长,也比较有个性,他让孩子报少年班,是希望孩子可以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 。“大家原先都觉得少年班是招神童的,可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冠上神童的名号。”这位家长认为,那种拔苗助长的神童教育,到头来只能害了孩子,自己希望孩子上少年班,相反是想让他得到正常的教育,更好地挖掘他的潜力。

学生越招越少 13家剩3家

去年,西安交大少年班全国报名1200人,今年报名则达到1800人,最终招生计划数为100至130人,看起来,少年班的招生情况很火爆。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西安交大招办副主任宋红霞介绍,学校从1985年起开始选拔少年班学生,当时,全国有13所高校都可以招收15周岁以下、有特别天赋的学生。但是,一路走来,少年班的招生高校越来越少,到现在,只剩下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招生办)三家,能按班招起学生来的,也只有中科大和西安交大两家。

“少年班的招生,一度受到社会质疑。”宋红霞说,中国第一位少年大学生宁铂的出家,以及一些少年大学生里出现的心理问题,都使得少年班的招生遇到阻力,而西安交大也一直在探索合适的少年班招生路子。最开始的时候,少年班招生都是从高一 、高二的学生里招,但从2004年起,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招生,改从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招起,并且录取之后,要让学生先到高中校园里生活、学习一年,补上高中这一课。“从以往情况来看,学生若是从初中直接进大学,跳过高中这一环,心理上是容易出问题的。”

希望少年班破解两大难题

对于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坚持招生,宋红霞认为,这有助于中国两大教育难题的破解,一是“钱学森之问”,二是“诺贝尔奖之痛”,前者的疑问在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后者的痛在于,我们尚未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

“现在的中考和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平掩盖了质量。”宋红霞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说明竞争激烈的中高考对学生的影响:“过分强调竞争机制,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此外,中国目前存在的“基础教育严,高等教育松”的现状,也影响了杰出人才的培养。

而西安交大少年班,从初三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学生,一旦选上,那学生不必经过中考、高考还有研究生考试,可以一路读到硕士毕业。西安交大少年班选拔的学生,要求智力超常、身心健康、具有发展潜能,学校希望这些学生可以不受各大考试的干扰,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最大。

记者采访获悉,在目前招收少年班的三所高校中,只有西安交大招收的学生是免高考的,中国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招收的少年班学生,也都要参加当地的统一高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城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
随州远古棋“复活”    益智休闲备受青睐
随州远古棋“复活”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州“仙人棋”岩画   棋文化源自随州的物证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鉴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随州编钟报社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技术支持:清华网络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主办单位:随州编钟之声报社 随州都市网
新闻热线:0722-7117922 广告、服务热线QQ:1254373707
举报电话:0722-7117922 举报邮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随州编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9003029号-8 技术支持:随州清华网络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1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