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史上最长黄金周”的十一假期已收官。10月8日,记者从市外事侨务旅游局获悉,国庆节,我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20.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9亿元,为历次“黄金周”之最。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问题,即我市离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还很远,建设以谒祖圣地为内涵的文化旅游城市任重道远。
接待人数稳中有增,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当前“回归自然,享受健康”已成为人们旅游推崇的主题。节日期间,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兼备的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炎帝故里、玉龙温泉、大洪山、徐家河、千年银杏谷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建成开放,丰富了我市旅游产品格局,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中秋节和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我市就迎来了长假旅游的小高峰,白云湖游船、白云公园各类游乐设施、玉龙温泉高空滑索等出现排队等候现象。全市共接待游客总数32.1万人次,同比增长63 %。由于秋高气爽、情景宜人,此次旅游高峰期一直持续到5日。各主要旅游景区(点)游人如潮。
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的景区(点),依然深受游客喜爱。记者从炎帝故里景区了解到: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受双节集中及高速公路免费的影响,省内及全国各地景区自驾游成为主流,也占了炎帝景区游客接待量的七成以上。自驾游游客分别来自省内的武汉、襄阳、十堰、荆州、宜昌、荆门、潜江、鄂州、黄石等城市及省外的信阳、南阳、平顶山、西安、长沙、合肥、南京等城市,其中武汉市场自驾游游客量占到30%以上。共接待游客63200余人次,实现经济收入62多万元。
大洪山共接待游客9.8万人次,同比增长80 %。随州博物馆、擂鼓墩也是游客选择的重点,成为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们的首选。假日期间,博物馆、擂鼓墩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达3.7万人次,同比增长45%。
此外,不少游客还利用8天长假进行二次、三次出游,因此游客中一日游游客达65.31 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54%,比去年同期增长49 %。
成绩表明:我市发展的旅游业大有作为。
成绩背后的隐忧:我们离旅游目的地相距很远
今年的“十一”旅游黄金周已经结束,再来盘点我市旅游业,有提高,有收获,但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相比较,我们的距离还很远。比如华山等地几乎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我们几天接待游客的总和,比不上其他劲爆目的地一天的接待游客量。问题主要在于:
有目无纲,游客在随路茫茫。游客刘先生对记者说,听随州的朋友说,随州可游的地方很多,但是这次到随后,他没有一个清晰的线路图,不知怎么游好。
点评:随州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它们分布在随县、曾都区、广水市等各县市区,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成为随州各地迷人的景点。但目前,这些散落的珍珠并没有贯穿成为一个整体,随州发展的“底气”未能成为更加迷人的“长虹”。所以,我们的“目”虽然有了,但却少了“纲”。由于没有纲,大洪山地区的景观难以形成一个单元,厉山和桐柏山之间的景点也没有形成一个单元,大洪山、擂鼓墩、叶家山、厉山桐柏山等各个单元之间更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设施不配套,景区的游乐要素是“三分钱买了个糖人——吃了没玩的,玩了没吃的。”游客宋女士对记者说,她到炎帝故里景区的感觉是“吃了没玩的,玩了没吃的。”据了解,许多到此游览的客人都产生此类感觉。
点评:谒祖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度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未能形成谒祖旅游的“一体化”。一方面随州旅游的圣地氛围不浓。厉山镇原有建筑没有地方特色,融入的炎帝神农文化符号、元素较少,缺乏庄重肃穆之感,能够引起游客内心震动和共鸣的事物不够,景点的圣地含量不高。另一方面,随州谒祖圣地的游乐性不强。博大精深的炎帝神农文化、随州文化未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以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为例,目前该景区经过三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还有许多配套建设尚未完善,旅游功能还不健全,吃、住、行、游、购,娱乐六要素只满足了行和游两个方面,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旅游附加值开发难度大,急需开发姜水文化商贸古街。因为谒祖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度不够,朝圣氛围不浓,形不成对炎帝神农文化的整体印象,游客游览热情不高。
忽视游客权益,门票成了景区的命根子。国庆节期间,王女士的朋友打算到炎帝故里景区,但是王女士却劝阻朋友,说没什么玩的,还要门票。门票收益虽然成了景区的大头,但却使群众的热情为之大减。
点评:谒祖圣地建设与群众积极参与的结合度不够,未能实现圣地建设的“全响应”。一方面,政府在大力推动圣地建设,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群众参与的热情却不是很高。我们在调研中,就有群众反映:“炎帝神农氏确实是我的祖先,但是我要去祭祀祖先,人家却不许我进门。进入得花钱。这个祖先我是祭祀不了了。”没有群众的响应,圣地建设只能是片面的,即使建成了,也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因而不能成为永恒的事业。
还有一个宣传不持久,未能实现随州圣地地位的“全认同的问题”。虽然连续四年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但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地还有他乡在争,因此实现人们对随州圣地地位的“全认同”尚需花费力气,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持久宣传力度。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寻根节筹备几月中,宣传锣鼓嗡嗡嗡;节庆大典才过去,宣传锣鼓就收工,缺乏宣传的持久性。其实,谒祖圣地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范围、广受众、长期性的宣传。
快速奔向旅游目的地
制定全市圣地建设总体规划以整合全市旅游文化资源刻不容缓。应以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将大洪山、擂鼓墩、叶家山、厉山桐柏山等各个单元进行总体规划,尽快确定谒祖圣地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加大谒祖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力度,形成谒祖旅游地。谒祖和旅游是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两面。谒祖,是内在灵魂;游乐,是表达形式。二者的一体化,一方面是要求旅游项目的建设与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考虑谒祖之魂,即都要体现炎帝神农文化,或随州其它历史文化的特色,不要脱离随州文化搞景点建设。另一方面,炎帝神农文化,或其它随州文化也要通过可再现、能体验的形式转化为旅游项目和景点,比如,炎帝故里风景区的景点建设就要以直观的可体验的形式再现炎帝神农的功德传说。例如火是炎帝文化的重要内容。假若我们在景区内建成“燧人园”,让游客体验钻木取火的过程,并且拓展性地介绍人类利用火的历史,那么他们就会在其中取得旅游收获。
建议相关部门考虑让群众参与投资建设景点,扩大圣地建设的群众参与性;实行景区低门票,对本市市民应该实行全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