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明察暗访随州茶叶市场
又是一年新茶上市时季,与老百姓生活中最为密切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又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近段时间以来,市民向媒体爆料有关茶叶问题及茶叶业让人“纠结”的现象,促使记者针对性初步探访了我市茶叶市场、、、、、、
茶叶现卖现装,卫生条件咋保证?
两个老茶友,同是60多岁张先生和李先生,就茶叶现装问题产生分歧。张先生认为,茶叶现场包装,看得见,摸得着,要什么样的买什么样的,可现场看秤,什么样的茶叶质量,多少数量,心中有数。既方便,又有质和量的保证。李先生却认为,茶叶是直接进口的食品,应有十分规范的包装环境和条件,否则,得了传染病,谁负责?
针对两个老茶友提出的问题,记者在走访随州城的几个茶叶店了解到,绝大多数茶叶销售店,都存在茶叶现场包装的现象。大多在店铺厅内,都有一个类似桌面的包装平台。
记者在沿河大道随意走进一家正在包装茶叶的销售店,看到包装平台上撂着十几个不等的不绣钢茶盒子,盒内摊着各种颜色不同味道迥然的茶叶。据店主介绍,这些茶叶来自本省、外省和随州本地等,茶叶摊在盒内是为了方便顾客选购。记者在店铺内观察了一会,看见三位顾客走进店铺选购茶叶,他们都是裸手撮起盒里的茶叶,放在鼻下缩缩鼻子,闻一闻后又放回盒内。记者试想就算包装人员注意卫生,体检合格,但这些顾客手上没有细菌吗?有传染性疾病怎么办?
在其他几个规模不等的茶叶销售店铺,记者发现销售员给顾客装茶叶时也是裸手,多了用手撮出一点,少了用手加进一点。而在另一家装璜考究的茶叶店铺里,店主将一大堆茶叶散摊在桌面进行挑选,好的留在桌上,劣质的甩在地上,同样是裸手操作,至于地上的劣质茶叶是作垃圾处理还是继续留用?店主不愿告诉记者。
市茶叶协会刘会长:茶叶的加工、包装过程应该在通过QS认证的工厂里面进行。国家对认证有明文规定。
茶叶价格高低,店主随意说了算
市民刘先生很纠结地对记者说,茶叶行业水真深,茶叶有高达几万元一斤,有低至几元一斤,价格全由卖者说了算,真是搞不懂。
记者在走访多家茶叶店铺得知,茶叶价格一般由店主现说,最低1斤20多元,最高1斤超过千元,价格不等,摊在茶盒里的茶叶都没有明码标价,店主嘴巴就是茶叶的价格。有的茶叶店铺的包装上有价格标签,但没有落款。据一家店铺的老板娘透露,进店顾客只要跟她说两句话她就知道此人是内行还是外行,说到这里她微笑一下,非常得意。她的意思是靠自己厉害的眼睛操作茶叶价格。有一位店主告诉记者,他店里的茶叶价格一是市场的行情决定,二是他的心情决定;心情好就喊低一点,心情不好就喊高一点,不怕卖不出去,反正喝茶的人每天都需要茶叶,好茶劣茶都卖出去了。
目前茶叶市场价格放开,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上由生产者、经营者根据市场走势而定。这样一来,一些经营者抓住这个漏洞,随心所欲地定价了。因此,市场上经常出现茶叶品质接近,价格却很悬殊的现象。
茶叶优劣与否 不在茶叶在包装
近几年,随天价月饼包装的曝光,茶叶包装还算稳定,但仍有市民反映茶叶包装成奢侈品,存在短斤少量问题。
记者在多家茶叶店铺发现大量的空盒包装,可谓雍容华贵,琳琅满目,别具特色。据一位店主介绍,这些空包装价格不等,有的不到1百元,也有几百元的。问到用普通茶叶装高贵包装一事,店主说那是个人的自由。对这些茶叶外包装的价格由谁定的?店主含糊其辞不愿回答。
记者在一家茶叶店铺里看到,放着3个漂亮的铁包装盒子,分别写着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三个日期。为什么要放三个不同时间的包装铁盒?店主回避不愿多说。
记者发现很多华丽包装上印着这“王”哪“王”、这“名”那“名”,一句话,不管是什么茶叶,只要装进了高档包装,就成高档名茶。买者并不把自己当消费者,而是与商家合作欺骗消费者!
据一位曾经营过茶叶的女士告诉记者,茶叶只有几种,但包装五花八门,买包装茶叶的人,一般不自己喝,主要是作礼品送人。标价很高的茶叶,其实很一般,但包装好,利润就惊人了。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大多包装精美,各类茶叶都被包装在精致典雅的礼盒里,导致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时候很难直观了解到茶叶品质,更不会去关注茶叶的重量,茶叶斤两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
市茶叶协会刘会长:茶叶经销商在门头上,茶叶包装上打着“中国名茶”的牌子是违法的。生产企业应该标明该产品在何时何地被“谁”授予的“中国名茶”之称号。否则应按假冒伪劣产品处理。
随州高档茶包装极不规范。一是国家规定使用茶叶包装物的主体必须具备QS认证的资格(也就是说茶叶应该在具备一定资格的工厂里面进行包装),否则是违法的。二是茶叶包装物上面应该有:产品名称、产品执行标准、食标认证、配料、净含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的地址、电话号码、商标等要素。随州茶叶市场上大量销售三无产品。
茶叶真真假假 “新陈外本”难分清
如何鉴别真假茶叶?一位资深茶叶经营者告诉记者,茶叶没有真假之分,只有好坏之别。面对新茶、陈茶,本地茶、外地茶,名贵茶、无名茶,一般消费者云里雾里,根本分不清,道不然。
“茶叶量这么大,每年剩下百八十斤茶很正常。”采访中,一位茶叶批发商告诉记者,而中间商、零售商手中每年剩下的茶叶更多,仓库里还有三年前的茶叶。据了解,食品都有保质期,属于饮品的茶叶除了发酵类等熟茶的系列品种,不仅有保质期,储存条件也有严格要求。
在随州茶叶市场,最常见的是用大号冰柜储存茶叶。而一些过了气候的隔年茶,成箱地堆放在仓库,第二年新茶上市初期,进行特价走货,因为新茶大量上市会让隔年茶失去市场,于是一些茶商打上陈茶的标签低价出售。“陈茶无处不在,十斤茶叶里掺二三斤陈茶,消费者很难辨认出来,而经销商的掺假利润高达几倍。”一位做茶叶生意十多年的中间商透露实情。
据业内人士介绍,尤其是新茶刚上市,随州部分新茶其实是外地茶或“保鲜茶”。每到新茶上市,随州本地产的茶叶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大量福建等外地茶涌入随州,充当本地新茶卖。所谓的“保鲜茶”其实就是放在冰箱里的茶叶,且多为陈茶,因保鲜措施得当,可充当新茶卖。更有甚者把旧茶“美容”,通过上色等加工后,变成新茶销售。
据悉,新茶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茶叶包装生产日期应该以生产时日期为准。对过期茶叶的处理尚无明文规定。
茶叶农药残留 靠谁来把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注重生活质量的市民,最关心的就是茶叶农药残留的问题了。
市民黄先生向记者坦言自己担忧,因自己喜爱喝茶,所以对茶叶生产比较关注。去年夏天,在随州一茶山上,看见有人在采摘茶叶,有人背着喷雾器在向茶叶喷洒液体。便担心地询问茶农,茶农介绍,茶叶都要打药,给茶叶喷洒的有的是农药,有的是叶面肥。虽然有很多物理方法杀虫,但限于成本高,一般选择的都是药除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至于农药“残留”与“超标”,二者有区别,关键看是否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
记者就茶叶农药残留问题询问了几家茶叶店老板,回答均为含糊其辞。广水一茶厂经销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的茶叶是自产自销,不会有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当记者问及若何保证其质量问题时,店主说,自己茶场的茶叶农药残留量是由杭州一家专业公司检测的,一般每年都会到茶场抽检一次,合格后颁发其相关文书。
一位经销商经营茶叶生意多年,他透露最近来店里的顾客,常常问及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他说:“做生意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只能保证自己,不能保证整个行业。不过从整个市场来看,春茶头茶一般没有农药残留,伏茶和秋茶因为采摘时虫子大量生长,可能会有农药残留问题。”
市茶叶协会刘会长: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要求经销商提供生产企业的茶叶农残检测报告等。
据随州茶叶行业权威人士介绍,随州是个茶叶消费“进口”大市,大多数消费者评价茶叶好坏的理念还没发生根本的变化,尚处在感性(就是用色、香、味、形和口感去评价)评价阶段,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则已经上升到理性(就是用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和茶叶中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进行评价)评价阶段了。
规范的随州茶叶市场,任重而道远。
(编辑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