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马上就到了,焚烧纸钱祭拜先人的活动多在郊外进行,加上清明时节,天气渐渐转暖,温度升高,春天风大,稍不留神就会引发森林、山林火灾。公安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祭奠亲人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请不要把火种带入林区,尽量不要在墓区动用明火烧纸钱,燃放鞭炮,现代社会提倡用敬献鲜花、摆放水果这种更加文明、更加环保的方式来祭祀。如果一定要在墓区烧纸钱、烧香也必须要有人看护,祭祀活动结束后及时将纸钱、香熄灭。
古人清明节禁火引发的思考
古人把清明节也叫禁烟节,以纪念晋国公子的功臣介子推,他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因此,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人们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而如今每逢清明时节,相当一部分人仍然保持着烧纸钱、烧香、烧蜡烛、放鞭炮,由此导致火灾不断,悲剧屡屡发生,这是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笔者的愚见是清明节不应该变成只是焚烧、点火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好的记忆。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祀,我们以此怀念先祖。但作为一个当代人,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却不仅仅是一个“扫墓日”。怀念祖先,不忘先人,是我们世代传承的传统。然而,清明祭扫的习俗虽然传承千百年,如今在很多地方依然还只是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一些人日子好过了,有钱了,到清明节就互相攀比着烧纸钱、放鞭炮。烧几百万的纸钱、几千万的冥币……人们争相以这种方式对先人表示着“孝心”。以这种方式悼念先人,到底是出于祭人的需要,还是满足祭扫人自己的虚荣心理?可能应验了人们所说的,这些都是给活着的人、给别人看的。这样做不仅耗费大量财物,更污染了环境,损害了人们的精神健康,还很容易引发火灾。
其实,古人在清明节时不仅扫墓,还包含有踏青、春游等内容。去除坟上杂草,寄托对祖先的哀思。有的还会选择一个恰当的日子,一家人相邀去墓地、陵园祭祀先人,而后再去游览踏青,这样做不仅安详和谐,同时也避开了城市的拥挤和嘈杂,比单纯为扫墓而扫墓更有一番风味。寄托哀思并非焚烧纸钱一件,祭奠祖先有多种方式。又何必一定要焚烧纸钱、燃放鞭炮?
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观念也要进步。清明扫墓要与节约资源、净化环境、有利身心健康结合起来,要提倡鲜花、水果祭祀,写纪念文章寄托哀思等文明祭扫活动,不要让清明节剩下焚烧。不要再让清明节和火灾相联系。
编辑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