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镇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唐县镇小学始建于1948年,位于唐县镇弥陀寺内,当时有教师3人,5个教学班,有学生178人。经过近六十年几代人的苦心孤诣,倾力打磨,现已成为随北一颗熠熠闪烁、璀璨的明珠。
学校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是学生学习的理想场所。校园用地总面积32900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047平方米。学校有教学楼三幢,有高标准的学生公寓一幢,有综合实验楼一幢,有教职工住宅楼四幢,有寓艺术与观赏为一体的花园三个,新竣工的学生食堂造型优美,新建成的宿舍楼环境优雅。新教育展室资料齐全,琳琅满目,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仪器室、音乐、美术、体育室应有尽有,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学校秉承“小主人在这里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形成了“爱教、乐教、善教”的优良教风和“爱学、乐学、善学”的淳正学风。近年来,在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上下的积极努力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扎实深入的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规范办学行为,积极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校曾被评为随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两次被原曾都区评为“课改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最佳文明单位”,被随县评为“新教育榜样实验学校”、“课内比教学先进单位”,126篇教科研论文、案例获得县级以上奖励,其中省级论文8篇,优质课省级奖励4人次,县(区)级以上28人次。
唐县镇小学现有1-4年级加上幼儿园共39个教学班,在校师生2300余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其中有住读班和走读班,另还有幼儿园教学班,针对唐县镇小学规模大,学生结构复杂这一实际,学校大胆创新管理体制,实行一校“三制”,(即幼儿园单独制,走读班级体制,住读班级体制)。其中将幼儿园单独设立一种管理模式,从作息时间到班级建制,上课方式,组织活动进行单独管理,效果显著得到社会认可。
环境靓化——营造美丽花园
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的标准,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科学规划校园用地。对校园进行科学规划,着力构建绿化、净化、美化、香化、文化的校园环境,精心布局了学校大门、电子显示屏、文化墙、特色化教室、名人画像 、名人名言、温馨提示语、绿地、体育活动区等,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师生情操,愉悦了师生身心。
学校校园建筑面积达16047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达10平方米。学校在2012年旧楼改造中,严格按照校园建设有关规定设计施工,对墙体进行全方位装修,对门窗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整个校园焕然一新,焕发出青春风采。目前学校各科室功能齐全,拥有美术室、音乐室等专用教室,有大会议室一间、小会议室一间;学校图书室有藏书27000余册。
有教学楼3栋,共计37间教室,每间使用面积均达60平方米。每间教室安装有防盗门窗,配备有可随学生身高升降调节的课桌凳。各班个性化班牌、班级公约及文化布置、图书角等,真是“处处有文化,班班有品位”。教学楼南楼东侧墙的《弟子规》,旨在让学生耳闻目染,通过一句一声地吟诵,感悟为人处事的道理。引导学生穿越经典,润泽童心。
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步伐:为小学部26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实物投影仪,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现了“班班通”。每间教室都安装有电子白板、投影仪、壁挂式实物展台, 开通“班班通”,实现网络化集体备课,教师们在网上研讨,设计导学案,并上传至QQ群,打造“高效、理想课堂”。教室内建立图书角,设计个性化班牌,墙壁张贴名人名言、学生书画作品等,彰显文化气息。
学生宿舍楼共三层,每间寝室约三十平方米,共三十间。每间寝室内设卫生间、洗與台、宿舍楼命名为“静雅轩”,制定“文明寝室标准”,安排两名认真负责的生活老师为住读的学生服务。寝室的墙壁张贴有名言、字画等文化符号,墙壁洁白如雪,室内地面干净整洁,床铺安置井井有条,是学生静养身心、有效放松的精神栖息地。
总面积达到1200平米的景观绿化,在彩色喷绘围墙的映衬下,更使得整个校园环境优美,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两座教学楼之间,镶嵌着两块绿地,其中植松柏、广玉兰、梅花等苗木,假山、水池点缀其间,长廊曲径通幽处,亭台朱榭游人驻足留恋。草木葳蕤,四时花香馥郁,暗香浮动,极是一个清静宜人的所在。
学校可供学生活动场地达2000平方米。操场地面一条200米的环形跑道,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场地设施一应俱全。
孩子的茁壮成长,是唐镇小学一班人的共同心愿。学校投资1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00万元,学校投入30万元),建成一座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学生食堂。新食堂按专家意见和标准设计,配备了全套豪华不锈钢厨具及标准餐桌,洗刷卫生消毒餐具设施齐全,安装了空调,并配备多媒体设施,就餐环境舒适,卫生优雅。
学校本着全心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关注学生身体成长,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格食品进货及留样登记,食品价格合理透明。具体做法如下:注重食堂内外卫生,保证饭菜质量;制定荤素汤搭配的学生营养餐,力求符合学生一日所需要的膳食营养;培养饭前饭后洗手等就餐习惯及就餐礼仪;呵护年龄小的孩子,由教师和食堂工作人员为他们盛好饭;就餐实行刷卡消费,明白消费;组建家代会,由家长代表不定时、不定期参与食堂管理。该校向社会承诺:零利润经营,真诚欢迎各位家长的监督。通过种种举措,学校力争让孩子吃得健康,吃得幸福,给家长一份信任,一份放心。
学科教室功能齐全。目前拥有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劳技实践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器材室、新教育工作室等,设施设备均按照要求基本配齐,且各科室制度完善,使用管理规范,使用率高,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学校图书室有藏书27000余册,供师生畅游书海,扬帆起航。
管理细化——凸显人文气息
民主治校。一是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学校先后制定了《常规教学检查制度》、《教职工工作考核量化办法(细则)》、《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约人,以制度管人的局面。同时通过教代会议事制度,把学校的重大决策、教师聘任、财务收支、评先评优 、职称晋升等教职工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置于广大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让大家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二是严格落实校务公开。学校规范了校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办法。三是规范办学行为。以《随州市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五项承诺、八条禁令》为准绳,开展深入广泛的自查自纠,自觉接受上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执行省、县关于教育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教育收费管理制度,实施阳光收费工程,将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以及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由于学校推进民主管理,工作透明公开,多年来,社会口碑良好,无不良反映。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结合课题研究,开展“读千年美文,做谦谦少年”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工作和国家级课题“晨诵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用经典浸润人生,使诵读经典成为了全校师生的生活方式 。充分发挥校园操场边宣传长廊的作用,展示师生的书法、美术、绘画等主题作品,使师生踏入学校的大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精心遴选各走廊墙上的名言警句、名人画像等,使之更符合学校实际、师生实际,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情感得到熏陶,心智得到启迪。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重新布置教室环境,力使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近年来,由于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师生心境健康和谐。
服务做实做细:营造幸福的乐园。教育也是服务,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为此,学校领导转变角色意识,每天做到“三巡两看一处理”,做到每时每刻都在看护着学生、服务着学生。一系列爱生举措,赢得了全体家长的称赞。
(编辑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