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随州资讯

夏昶:在随州首创中国残疾人编钟艺术团

时间:2017-11-08 08:44:08  来源:编钟之声报社  作者:徐宗义

夏昶:在随州首创中国残疾人编钟艺术团
□记者   徐宗义
一个迎难而上的人
       夏昶相貌和善,戴着眼睛,显得文质彬彬。1989年,夏昶从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当时分配是去深圳的,但因为他热爱家乡就回到了随州。随州最让夏昶自豪的,除了炎帝故里,就是古乐编钟之乡。读书时,夏昶常向外地同学炫耀随州的编钟。回随州的夏昶,在随州市房产局城区房管所上班,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但1993年,夏昶为配合国家改革的相关政策,减轻单位负担,主动放弃了事业单位的优越性,带着单位两名职工出来自主创业。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亲朋好友怎样做工作,夏昶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初次创业,没有经验,没有资金与人脉关系,一切从零开始,夏昶两年辛苦创业,百倍努力与奋发图强换来的是亏损。创业资金都是夏昶找亲戚朋友借的。让夏昶难受的,是亏了钱不能张扬,只能一个人在心里苦苦承受,他怕遭亲朋好友的抱怨,也怕他们忧愁。在夏昶无数次面对深邃的夜空,思绪复杂时,单位根据相关政策可以接受夏昶回单位上班,大家都以为他会回单位上班的,但夏昶依然选择了自主创业,他自己给自己鼓劲不能言败,他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他要从哪儿倒下去再从哪儿爬起来。就这样,夏昶在自主创业路上一走就是十年。到2008年,夏昶不仅有了自己的车子与房子,还有出租的门面房与银行的存款等。拼搏的性格,既让夏昶做了无情地付出,也给了夏昶丰厚的回报。
创办中国首家全免费助残学校
       2008年的暑期改变了夏昶的发展方向,让他从创业者变成了教育人。一天,夏昶去书法培训班了解儿子学书法的进展情况,有幸结识了随州市肢体协会主席何天国同志。彼此交谈中,夏昶得知残障人士只要进取努力,自强不息,依然有自己理想的一片蓝天,特别是有些残障人士自强拼搏的感人故事,对充满爱心的夏昶触动很大。当得知随州市残疾人职业教育还是一片空白时,夏昶想到了培根的一句话:身体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就这样,夏昶在随州创办一所助残学校。当初,家人极力反对夏昶的选择,认为他有很多赚钱项目可供选择,有亲朋好友鼓励夏昶投资房地产,称夏昶投资教育从零开始,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要不什么资也不用投,就在家过安心的日子。但夏昶充耳不闻。他要为随州的残障人士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这样的事业由国家层面来做更为合适,但创业者夏昶做了。他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助残学校上。2010年4月,“随州市曾都区爱心职业培训学校”正式开学。学校的教师,都是各行业具有专业特长的。每天,师生间的一个热情的招呼,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点头,都让环境优美的助残学校,处处洋溢着和谐与温馨。明窗净几的教室,干净整洁的宿舍,卫生健康的食堂,搭配合理的膳食等等,全部按照无障碍设施的要求进行完善。学校开设了电脑设计、电子商务、工艺美术、根艺制作、智力训练等专业和托养服务。托养服务的对象是来校的一、二级残障者,学校给予他们是全方位的服务。校园的缕缕阳光,让来校的300多位残障人士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有如春天般的温暖。
       但人们不知,夏昶办校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压力。办校之初,夏昶的想法是,来校的学生生活费与学杂费自付,另外教育部门每年对每个学生还有一定的培训补助,学校是勉强可以维持下去的。可后来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进校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拿不出生活费与学杂费,教育培训补助到2011年又取销了。这样,学校每年教师、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工资,夏昶就要拿出六十余万元,加上学校其它开支,每年要100余万元才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夏昶走到了十字路口,办下去,夏昶每年要拿出100余万元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把学生退回去夏昶又于心不忍,夏昶压力山大。剧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夏昶选择了迎难而上,他选择了责任、担当和使命。他要办下去,他豁出去了,就当创业时没有赚到钱,他将此作为一种社会回报,一种感恩,同时相信学校会有前途,曙光就在眼前。
       但办校八年来,虽然有政府的扶持,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援助,夏昶依然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并付债百余万元。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夏昶买掉了自己的房子和门面。他的坚守,纯粹出于一种大爱。他办这所学校填补了我市残疾人培训学校的空白,他让这所学校各项成绩突出,2011年该校被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评为“优秀机构”,成为湖北省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夏昶本人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办评为2011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
       夏昶告诉记者:“可以说办这所全免费学校让我倾家荡产,但我为什么不离不弃呢?我的想法非常简单,我怜悯那些残障人士,我能帮一个就帮一个,他们在我的学校里,他们的父母就能安心打工,他们也能学到一些生活技能,能自食其力。”
创办中国首支残疾人编钟艺术团
       曾侯乙墓编钟,其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原因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和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随州,因这张名片走向了世界,魅力无穷。编钟当年出土的时候,十二岁的夏昶在读小学四年级,为了能亲眼目睹编钟,从老家安居的夏家畈村徒步来到南郊的雷鼓墩,见到编钟的惊叹,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后来在武汉上学时,他每次向学友说到随州的编钟,都情不自禁流露出一种自豪感。回随州上班后,工作之余,他经常到随州博物馆去看编钟。2012年,夏昶一天在助残学校林荫道上行走,突然听到了一阵奇特的音响,循声望去,但见一群残障人士在开饭前有节奏地敲击碗筷。而这个刹那,夏昶由敲碗筷想到了敲编钟,随后夏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创办一支“残疾人编钟艺术团”,让随州的残障人士敲随州的编钟,不仅其场面比正常人敲编钟更具视觉效果,重要的是借此进一步推广了随州的地域文化,让一些残障人士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夏昶敢想敢干。于是,夏昶克服一切困难,四方筹措资金,可以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随州首创了残疾人编钟艺术团。为了把艺术团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地走出去,夏昶特别聘请专业音乐教师,指导艺术团的残障人士,全面系统地掌握音乐知识与演奏技巧。团员们都是零基础,有的还存在智障,要把一首曲子用编钟敲出来,发出准确美妙的音乐,他们比常人要付出近百倍努力。所以,每当艺术团取得一些进步,夏昶就喜出望外。宝剑锋从磨砺出,腊梅香自苦寒来。夏昶最为激动的时候,是一年后,艺术团的团员们用一套编钟,敲出了一首完整的《东方红》曲子,其旋律准确,音色美妙,令人陶醉。夏昶为自己的付出而欣慰,为团员们的成功而骄傲,为艺术团的发展前景而自信。随后,这首编钟演奏的《东方红》曲子发到优酷网上,夏昶没有想到的是,当天的点击率就突破了1.5万人次,残疾人编钟艺术团终于得到了认可。2017年,残疾人编钟艺术团参加随州市首届慈善春晚,当时艺术团为随州父老乡亲们奉献的曲目有《楚殇》、《梅花三弄》与《东方红》等。这是艺术团首次向随州人民正式亮相。恢弘的编钟,民族特色的服饰,曼妙的演奏,默契的配合,团员们的高超演技等等,让座无虚席的现场观众掌声不断,也让电视机前的随州人民大饱眼福,由衷折服。接着,中央电视台三频道的《文化十分》、《湖北日报》、《楚天金报》、《随州日报》、随州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几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刹那之间,随州残疾人编钟艺术团在全国家喻户晓,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肯定。
       但艺术团成功后最喜悦的人是艺术团的团长夏昶。人们不知,他为创办这个编钟艺术团,投资编钟、乐器和相关杂费,竟耗资达百余万元,而这些钱都是夏昶东拼西凑,借款维持,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夏昶自知,全国人民的肯定是对夏昶最大的安慰。随州一位知名音乐人向记者呼吁:“感谢夏昶同志为随州人民办了一起了不起的事,为魅力随州添光增彩,希望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大力支持这个艺术团的发展!”
记者走进残疾人编钟艺术团
       残疾人编钟艺术团在老齿轮厂境内。这里青山绿水,春天山花烂漫,冬天银装素裹,环境优美,是学习与演奏的好地方。每天刚露晨曦,就能见到团员们用功自习的身影,每当夕阳落山,也能闻见团员们演奏的动听乐曲与山巅的晚霞浸润,流淌山涧。记者在艺术团看到了整套的编钟,还看到了笛子、古筝、口琴、葫芦丝、箫等乐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记者看到了团结友爱与其乐融融。一位团员告诉记者,他进团之前什么音乐都不会,现在会唱《下定决心忘记你》、《自由飞翔》、《歌唱祖国》等歌曲,同时也会流畅的弹奏。他们把艺术团当成了一个大家庭,家长就是团长夏昶。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来,他们感谢团长对他们不离不弃。他们想法单纯,心里充满了感恩。他们感恩的最佳方式,就是刻苦努力的学习,所以即便到了晚上,有的团员仍然在温习白天练过的曲子,加以巩固。他们一起交流技能,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他们扎实苦练,让艺术团的演奏水平再上台阶,更加辉煌。说到在神农大剧院演出时的紧张,他们不认为是第一次上台没有舞台经验,而是自责他们当时演奏水平欠缺。他们极少说到自己的成绩,总是鞭策自己。他们说现在上再大的舞台也不紧张了,能从容自如,但这远远不够,他们还得百倍努力。说到艺术团像一首美妙的音乐,进来之后净化他们的心灵。
       在这支民办艺术团里,记者看到了朝气蓬勃,努力向上,团员们有理想,有追求,有美好的憧憬。他们自强、自立、自信与拼搏,而不是心灰意冷,暮鼓沉钟。有半身瘫痪坐轮椅的团员,因努力而精通了多种乐器,其中用箫吹出的《千年等一回》的旋律,完全能媲美大师的演奏水平。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半身不遂的团员,克服常人难以理解的困难,用一只手练习口琴,现在能吹出令人陶醉的乐曲。在艺术团,有的团员练出了一副嘹亮的嗓子,有的团员在业余时间写起了网络小说……
       在艺术团的编钟合练厅,团员们给记者现场演奏了一首气势磅礴的《楚殇》。一时间,鸣钟击磬,清悠的古筝声,绵长的埙声,富有穿透力的洞箫声……各种优美旋律的交织演奏,让《梦殇》犹如清泉喷薄而出,其美丽的意境让记者如醉如痴,惊叹编钟演奏出的音乐博大精深,叹为观止。这些演奏者虽然都是残障人士,但一点也不逊色正常人,虽然是民营的艺术团,但一点也不逊色正规的艺术团。团员们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天衣无缝。因为熟练,演奏时大家显得轻松自如,沉着稳定,敲大钟的与敲小钟的,该敲的时候敲,不敲的时候静默以待,全神贯注。编钟独奏仿佛天籁之音,埙与洞箫的合奏仿佛划破夜空的闪电,边磬发出的声音想到地域文化的厚重,古筝演奏把人带入高山流水……
夏昶的心里话
       记者采访夏昶时,他对于残疾人编钟艺术团的发展前景,目前面临的困境,向记者透露他的心底话。他说:“艺术团筹建已经三个年头了,2017年5月正式注册。三年来,我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苦苦支撑它。这个艺术团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原因是艺术团没有了,那些残障人士学到今天的演奏水平不容易,特别是艺术团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演奏,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它对推广随州地域文化有积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艺术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不会放弃它,我坚信,有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有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相助,残疾人编钟艺术团定会柳暗花明,成为随州编钟演奏的艺术奇葩。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艺术团的编钟演奏像‘千手观音’一样,辉煌地走向世界,成为随州人民的骄傲!”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城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
随州远古棋“复活”    益智休闲备受青睐
随州远古棋“复活”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州“仙人棋”岩画   棋文化源自随州的物证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鉴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随州编钟报社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技术支持:清华网络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主办单位:随州编钟之声报社 随州都市网
新闻热线:0722-7117922 广告、服务热线QQ:1254373707
举报电话:0722-7117922 举报邮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随州编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9003029号-8 技术支持:随州清华网络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1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