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随州资讯

诗心二月风——记随州市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今月

时间:2017-11-27 08:58:29  来源:编钟之声报社  作者:

痴迷葛根.jpg

从中山回到洪山

2007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随州市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今月带着他的“二月风”葛粉走进了遍地商机的武汉。在商海闯荡多年,历沉浮,他始终紧握自己的产品,眼千变万化的市场。这年,赵今月把武汉农博会当作“二月风”进军武汉市场的第一阵地。

赵今月个子不高,言谈举止谦和,身上有商人的精明。都知道商场就是战场,战场没有常胜将军,赵月今虽然雄心勃勃,也难免有几分担忧。记得上世纪最后两年,广东的经济发展迅猛,在那里打工的老乡建议赵今月到广东发展。那位老乡说,广东人对吃相当讲究,他们很多人都用葛根煨汤、做菜,你的葛粉到了那边说不定很有市场。赵今月觉得有道理,不久就南下广东,在中山成立了办事处没想到赵今月那次得到的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原来,广东人虽然喜欢用葛根煨汤或做菜,但对从葛根中提炼出的葛粉并不认知。赵今月的葛粉摆在广州各个超市里,很少有顾客问津,销售额只有交纳的进场费的十分之一3个月后,赵今月成了斗败的雄鸡,黯然地从中山撤回到洪山。他汲取教训,决定先扎扎实实做好本地市场,在湖北打响知名度,有了牢固的基础再走出去到更广阔的市场。虽然前途未卜,赵今月还是带着他劈波斩浪的雄心和信心勇往直前

教书匠犯了一个数学错误

赵今月在宽阔华丽的展台上放了一根巨大的天然葛根,苍藤下那怪而生趣的形态十分显眼,当人们得知它身边的白色粉物来自这天然野生的葛根时,无不众口称奇纷纷踊向这里第一天就有这么多人捧场,赵今月十分高兴,向大家介绍起了自己的产品滔滔不绝,妙趣横生。

对于葛粉赵今月太容易生感动情,他与葛粉的情缘可谓九曲回肠,这缘凝聚了祖辈几代人的心血。赵今月走上葛产业的道路, 用他的话说“完全是受祖辈的影响”。出生在大洪山下的赵今月,兄弟姐妹多,生活艰苦。赵今月从小就跟妈妈、奶奶上山采挖葛根,回家磨成粉之后食用,缓解家里缺粮的困难。在路上,奶奶经常给小今月讲他家祖辈的故事:“早在清朝时期,我们赵家祖上是靠挖葛为生,在镇上开了著名的“赵家葛坊”,一度名扬百里,赵家因此置葛业、开药店、收徒弟,十分辉煌。每每听到这些故事,小今月心中便涌起一股“自豪感”。

听着故事,赵今月慢慢长大,开始迷恋上了葛粉于是,重新打造“赵家葛坊”成了他的理想。1990年,赵今月下定决心从学校辞职,他要重造“赵家葛坊”,把家乡的土特产葛粉变成“银子”。他东拼西凑借到3万元做启动资金,成立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开始在村里高调收购葛根。

那时,葛根是山上野生土长的东西,山里人见到都懒得挖,居然可以变成现钱,还一角二分钱一斤。村民们沸腾了,纷纷爬上山挖葛根。既然是按斤收购葛根,自然是块头越大越值钱,很多村民专拣粗大的葛根卖。很快,赵今月凑到的3万元就全部花完了,宣布不再收购葛根。可是,村民们仍然热情高涨,甚至有村民跟他说情,“赵老师,您收了这些葛根,我家孩子今年的学费才有着落。”听到学生家长求情,赵今月心里也很难受。没办法,他只好又找银行贷款2万元,继续在村里收购葛根。那一年,赵今月总共收了40万斤葛根。看着堆满院子的葛根,赵今月发愁了。

想将葛根变成“银子”,首先必须把葛根变成葛粉。但是,农民送来的葛根粗细不一,加工起来费事。那年冬天,赵今月院子里有10万斤的葛根没来得及加工就烂掉了。教书匠赵今月还犯了一个数学错误,原本计划葛根的出粉率为10%(即1斤葛根可以产1两葛粉),没想到这个没有除掉水的部分,葛根磨成葛粉后,为了延长保存时间,必须晒干脱水,如此一来出粉率又大打折扣,最后算下来,出粉率仅3%左右,这笔买卖只能眼看着越做越亏。葛粉卖完了,赵今月回家盘点后发现,净亏3万元。

成功有门,喜欢持之以恒

当时在场的随州市领导见随州的特产吸引了这么多人的眼光,来到赵今月的展台前推波助澜,帮他推销“二月风”葛粉来。市领导上柜台推销土特产,一下子成了新闻,“二月风”成为全场焦点。

    领导的支持,始终是赵今月坚强后盾,是他战胜困难、跌了再站起来的力量源泉。当年第一次失败后,他想东山再起,是洪山镇党委书记张道村帮他贷到了3万元启动资金,他才得以起死复生。这故事还得从“教书匠犯了一个数学错误”接着说。

祸不单行,因为生意亏本,赵今月在银行贷的2万元没有按期还钱,银行向法院起诉了他,将他的部分产品和设备做了抵押。在农村,当“被告”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赵今月的母亲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一个劲埋怨儿子,“好好的教师不做,偏偏想当老板,这下可好,丢人现眼了吧?”赵今月也开始犹豫了,他也想过回学校教书,可当过“被告”,哪好意思再站在讲台上为人师表呢?

   “万事开头难,头三脚难踢。”“贵在坚持,葛粉的确是好东西,只要坚持下去,应该会好起来。”“成功有门,喜欢持之以恒” 赵今月此时想起领导和乡亲们的鼓励决定再试一把。他通过分析认识到,去年的失败是葛根出粉率太低,如果能适度控制应该有赚头,至少不会亏那么多,收购葛根也要有规格、设门槛

随州洪山镇党委书记张道村听说赵今月发展葛粉产业资金困难,亲自出马到信用社为赵今月争取信贷,并以政府名义担保为赵今月贷款3万元作启动资金。吃一堑长一智,赵今月从上次的教训中摸索到了经验,这次干起来便轻车熟路。他设立葛根收购门槛,进行设备革新提高加工效率。这一年,赵今月收购了20万斤葛根,加工出1.2万斤葛粉,出粉率提高了一倍葛粉很快销售一空, 当年盈利3万元。

赵今月说自己能顺利“东山再起”,得感谢支持他的领导。而领导却说,当年就是看中了他的钻劲和不向困难低头的坚韧劲,他能把土特产卖出去,就能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这绝对是件好事情,能帮一把一定会尽力。

总算遇到了知音

也许是领导的支持产生了灵气当天,赵今月的展台还吸引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那个人带着一群人转到这边来,看完他的“二月风”葛粉样品和有关资料后,还详细询问他的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及规模等,最后他让身边的人留了一张名片。不知道来者是真神是假神,假神也当真神供,赵今月一直这样。在商海沉浮,无论是教训,还是帮助,他都心怀感恩,他说:“创业中遇到不少贵人,有他们支持我才走到现在。”他记得一位摆地摊的老者给过他提醒;一位老教授点石成金,为他出过点子;超市老板给过他“提携”......赵今月一直把他们当作他生命的财富,没有这些财富,就没有他越来越大的葛产业。

能把产品做出来需要本领,能把产品销出去更要本领为销产品赵今月头疼过。当年他背着葛粉找销路第一站是随州,由于市民不了解葛粉,根本没有人搭理他。一家商店的老板还直言说:“你这东西缺少宣传,是吃是用大家都不知道,没品牌,包装又简单,哪个愿意买。”

赵今月跑了一个多月也没卖出多少葛粉,苦恼之极,这时有个好心的摆地摊老者建议赵今月到风景区碰碰运气,那里人多,喜欢一些新奇的天然货。19915月,正是旅游旺季,赵今月扛着葛粉到大洪山、襄樊的古隆中等景区摆地摊。一天傍晚,有位老者走到赵今月的地摊旁指着他的货问:“你这卖的是什么?”总算有人关注了,赵今月赶忙热情招呼:“葛粉,我们洪山的天然特产。”老者取了一点放嘴里品尝到:“你的葛粉纤维比较粗,还需要精加工。”赵今月心想总算遇到了知音,两人攀谈起来。原来,这位老者是某学院的中医教授。他告诉赵今月,日本的葛粉市场很大,如果能坚持下去,中国的葛粉产业肯定会发展起来的。老教授还给赵今月出了个点子,要他通过做广告宣传葛粉的保健功能,让人们了解葛粉。

“广告”一词让赵今月即陌生又惊讶,要知道,90年代初广告在农村可是个少说未闻的新鲜词。老教授的点化使赵今月茅塞顿开,于是他找到在广电系统任职的老乡杨育新,以“抵货”方式在电视台做起了滚动字幕广告。很快“二月风”葛粉被随州市民熟知,市场销路打开了,库存的1万多斤葛粉很快卖光。现在随州广播电视台的领导还对赵今月的“大手笔”记忆犹新:当时民营企业自掏腰包做广告很少见,大家认为赵今月的目的不单单是‘赚钱’,更多的是一种对土特产的热爱。

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路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赵今月着那位客户的名片,很快联系到这位“不同寻常”的买手。对方竟然埋怨道,“你怎么才来啊?”原来,那天留名片的客户正是中百仓储的“掌门人”程军。他佛露真身,赵今月这才恍然大悟,有了他的支持,赵今月的产品迅速登陆中百仓储各大卖场,在江城市场扎稳了脚根。

随州葛粉打响名气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地人纷纷效仿,涌现出七八家葛粉厂。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赵今月决定转变思路,葛粉食用方法复杂,必须要温水、热水搭配调制,才能冲匀。赵今月与武汉工业学院联合,研制出一种方便冲调的葛根冲剂,直接用温水冲调就可食用,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迅速占据大半市场。

    手中稳握市场,赵今月不忘保护资源。野生葛根比种植的味道好,大洪山野生葛根资源多,但也经不起多家企业的攫取,必须保住这个资源。他决定将销售任务交给助手,自己专心做起野生葛根的保护工作。

大洪山一带的山头分配给各个农户,为了卖更多的钱,农户将一些嫩葛根也挖出来,影响资源循环生长。赵今月想了个点子,集合农户,成立合作社,社员们都可从葛根中获取收益凡有葛根资源的农户,只要保持一定的数量,每年均可得到分红。 如此一来,社员们对葛根的保护意识提高了,葛根资源也得到有效循环生长

从赵今月一路的创业历程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维一直处在提升阶段:企业由手工作坊,到厂房半机械化、机械化;产品从无标准,到有标准、省级标;他的商品从从提篮小卖,到商场、进超市,又到上网络,漂洋过海;他的理念也从赚钱吃饭,到葛产业,再到成立合作社惠及大众,又到挖掘葛产业文化,注入产业文化。赵今月很看重葛产业的未来,研发新产品,增加葛产品的技术含量,保护资源,挖掘企业文化。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他的企业才能走得如此之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城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
随州远古棋“复活”    益智休闲备受青睐
随州远古棋“复活”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州“仙人棋”岩画   棋文化源自随州的物证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鉴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随州编钟报社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技术支持:清华网络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主办单位:随州编钟之声报社 随州都市网
新闻热线:0722-7117922 广告、服务热线QQ:1254373707
举报电话:0722-7117922 举报邮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随州编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9003029号-8 技术支持:随州清华网络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1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