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随州资讯

随州石协:中国赏石文化知识科普

时间:2021-06-17 16:18:24  来源:大地国石网站  作者:

2021年6月随州市观赏石宝石协会赏石文化科普---中国赏石文化知识

 

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

“石”是宇宙构成的第一物质,是最早成为承载人类精神的载体。其具有至“精”之美、至“灵”之气,乃“奇”也!(原引《中国石道》)

“石”始自盘古,传承有二。一为文墨豪士赏悦,一为宫王奢用。前者赏之,乃意动,养心补精气。后者奢用,乃心固,以精安神也。固二者乃“石文化”之根基也。

“石”自盘古开天,便具有其他物质所无法具有的神奇“天”性(先天之性)。据栽:数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石”作为人类始祖的生存之具,开始为人类所用;新石器时代,“石”便成为人类先祖的生活饰品,开始为人类所赏。至此,“石”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奇石,上自盘古,下至古今,一直是文士、豪权的象征。文士墨客把玩和观赏奇石,以之推崇;豪权贵族把持奢用奇石,以之供奉。

中华文化集历史之久远,博天地地之广渺,而赏石文化则是当中的一颗璀璨的奇葩。形状各异的奇石天然成趣,姿态万千的奇石百看不厌,色彩斑斓的奇石悦目赏心。不带任何人为雕琢,原始质朴的奇石,贵在自然,奇在天成。它具有特殊物种的独特性,又兼有和古玩一样的共同性;它既能礼赏他人,又能唯我独赏;它即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又可招财迎客,辟邪镇宅;它能非简单意义上的商品,亦非完全意义上的艺术品。简言之,奇石作为一种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天然艺术品,和一种心领神受、精神崇尚的人文结合体,它所具有的天然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独一无二的。

奇石的天然属性是直观和客观的,但它的文化属性确是精深和玄妙的。古人对此多有妙论,甚有见解。甲骨文记述了祖先以在兽皮衣裙镶嵌彩石饰品为荣;战国《韩非子》记载了春秋楚君的“和氏璧”传奇;唐代诗仙李白在诗中将伫立江中的一块“仙人石”描绘得惟妙惟肖;宋代词圣苏轼《赤壁赋》中一句“乱石穿空”将江石形容的精妙绝伦;清代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更是把“通灵宝玉”描写的神乎其神。至于,唐代宰相牛僧孺对奇石“待之如宾友,视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宋代沈括“呼石为兄”,米芾“拜石为师”,清代郑板桥“爱石如命”更是为玩石人当作妙谈。纵观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赞石不惜笔墨,皇室权贵爱石不吝倾城,可见,奇石在世人的眼中是如此的无可替代,奇石文化在国人的脑海中是多么的蒂固根深。

   对于奇石古人多以精言妙句称之谓之,而对于赏石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传承,也随着历史朝代的变化跌宕起伏,时隐时现,无清晰脉络。古人的赏石理论已绵延千载,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全新赏石理念也在不断涌现,广大石友对奇石的看法和认知,也是基于个人不同的审美理念、文化修养、情志意趣以及经济因素,表达各异,认知有别。但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则鲜有对其集言纵叙。在中国这个文化集成大国,大多数的文化领域都著有“发展史纲要”等类似的著作,唯独“融万物之形色、集天地之灵气、聚人文之精髓”,天人合一的赏石文化却尚无系统论著,实为憾事。

对于奇石的认知和拥有,是人类对自然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而对于赏石文化的探索和整理则是人们精神美的一种提炼和升华。赏石文化,繁中有简,简中不凡;见仁见智,智者先明。作者贾祥云先生历经数年,查阅各种古籍,从繁杂的古籍中挑出古人赏石文化发展的脉络,从智见中感悟超凡之赏石文化,悉心编整了《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一书。全书详细、系统的介绍了赏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将我国赏石文化由起源到当今加之整理汇编,把前人的赏石观加以再生提炼。使赏石文化融入社会文化、民俗文化、儒道文化等清晰地展示出来,将一个原本杂乱模糊的赏石概念得以完整展示,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赏石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赏石界视野和思维的空间。

   《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的编纂,是一个艰巨而又艰难地工作,是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是一次文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作者用这种不畏艰难,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编纂的《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一书,记录了我国赏石文化从石器时期的萌芽阶段到当今赏石文化的发展历程。一部《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社会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与历史握手,像历史请教,了解历史,把握未来。《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史》一书,力求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参考价值的一部集我国历代赏石之大成的丰碑巨作。实乃我辈及后人之大幸事!

 

 中国石文化历史

   

   第一节 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一门边缘科学,涵盖面既广又深。总之,古今一切应用、研究石头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构成了石文化的基本内容。人类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一部浩如烟海的社会发展史,早期阶段就是一部石文化史,从原始人的以石穴而居、用石头做工具,到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无一不反映先人对石头的依赖、迷信和理想。他们含辛茹苦,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石文化。

石头是地球的骨架,世界上山体构成的主要成分是岩石。无石不成山,无奇石灵石,更难以成名山。其他星球又何尝不是充斥着石头的世界?月球如此,火星也如此。美国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发回一批令人惊叹的图片,向世人展现的是一幅幅石头遍野的沙漠景观。同时,火星上还存在红、蓝、白三种颜色的石头,以及形体庞大、如汽车乃至房屋般巨大的卵石。当火星尚无生命之时,石头亦忠实地记载着火星的历史。石头先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陪伴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石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地球上几乎无所不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石头又几乎无所不包。石头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从远古而来,陪伴人类一直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石头感悟自然,忠实记录着大自然的历史;石之千姿百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石之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是大自然的印记;石之美妙音韵,是大自然的音符;石之奇巧无比的纹理,沉淀着大自然的信息。如果说一座座大山是一部大自然的百科全书,那么一块块石头就是大自然的词汇和文字。石头是使者,它超越时空传递宇宙信息;石头是文明之神,它敲开了人类文明之门。读石如读史,人类的历史应从石头写起。

 

第二节:石头敲开人类历史之门。

石器是人类诞生的标志。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块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人类与猿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制造和使用了石头工具。尽管第一件石头工具非常原始和简陋,但他的产生使原始人类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历史性转变。恩格斯说:“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也就是人类的童年时代,就被命名为石器时代。众多的考古发现和科学证明,人和猿具有共同的祖先。往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迫使一部分类人猿从大山、森林中走了出来,为了生存不断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奋斗,同时在劳动过程中,手、脑也得以不断进化发达,并逐渐地学会了用石头打制工具,最终进化为人类。

   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一l万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蒙昧时代。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使用打制的石头工具,比较简单粗糙,就质地而言,早期以易于加工、质地较松软的砂质岩为主。如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距今40一50万年),石器原料多为石英岩,也有绿色砂岩、燧石、水晶石等。早在3万年前,峙峪人所制作的一件石墨饰物提供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实物例证。距今1.7-1.8万年山顶洞人,石器加工比较精细,且已经出现装饰品,如钻孔石坠、穿孔小石珠、砾石等。同时还发现一枚骨针,说明已懂得用兽皮缝制衣服。距今7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存有选料和加工具有相当水准的玉块、玉环、玉璜等各种玉器。大量的考古发掘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除了个人使用的简陋劳动工具和贴身装饰品外,还有生产用品、品和祭器。

石器是人类对自然石形态改变的结果,石器时代是石文化的重要实践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地、能动的与自然抗争的过程。石器的制造经过了由简而繁、由单一到多样,进而到定型化、艺术化的过程。旧石器时代,石器外形简单粗糙,多为利用天然石块或河滩软石稍加打制就用于生产。后来随生产的发展和所需的不同,种类繁多的石器相继出现。石器在材料选择上由自然石块到普通石材,由软质石料到硬质石料,由单一石种到多石种,由普通石种到优质石种,直到玉石、宝石。并由重外形到重质地、重色彩,各种优质石种相继被发现、被应用。不难看出,石器的多功能、多样化与定型化,石料选择由就地取材到多方寻觅石材,是经过长期选择和实践的结果。同时,“石器的多样化与定型化,是历经亿万次实践而形成的最佳外观形式,这种最佳的外观形式萌生美的雏形”(崔俊岭等著《鉴赏美学》)。因此可以确定,石器时代是石文化的奠基阶段,是赏石文化的实践阶段。

 

(三)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历史

第二章  新石器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启蒙时期一一石头由应用到审美

 

第一节:原始的大山崇拜一一山是神的化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浅到深逐步深化的,而人类的精神追求,也由感性直观逐步进入理性思索,慢慢积淀升华变成精神财富。先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由追求实用,进而追求美观,乃至后来发展到工具崇拜。新时期出土的一些玉器,有的根本没有被使用过,是工具形状的装饰品。工具的性质已经被赋予全新的内容,由实用型转变为装饰性。“从制造成工具到制造成装饰品,无疑是美的观念的一大飞跃,装饰纯属一种形式,是形式美。它表明,此时美已经开始独立的存在”。考古发现为赏石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山崇拜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费尔巴哈说过:“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原始自然物崇拜很多:,但在自然崇拜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莫过于大山崇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在大山(泰.山)上燃柴祭天的记载。在甲骨文中发现有“二山”、“五山”、“十山”等称谓及祭祀山岳的记述.中国为多山国家,有“三山、四水、一分田”之说,且水亦发源于山,又从属于山,山是水的母体。《山海经》就反映了原始;时代由野蛮向文明过渡时期的人山关系。《尔雅》:“土高有石曰山。”《释名》:“山产地?言产万物。”《论语》:“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春秋天命苞》:“山者,气之苞,所以藏精含云,故触石而出。”远古人们对自然现象不可能做出科学地解释,故而把自然现象看作至高无上的东西,变幻莫测,从而神化自然,给自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孔子日:“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宗为神。”山为神仙所居,并把山视为沟通天地的途径。文学家茅盾说:“原始人对于高山有一种莫名奇妙的迷信,以为顶上必是神仙所居住。”人们对大山无比敬仰,以山作为神的化身,而大自然中存在一种主宰一切的神灵,神灵居住在大山之上,大山也就更加至高无上了。泰山是大山崇拜的典型代表,是大山崇拜的载体,泰山也是中华东方崇拜信仰的典型范例。泰山是中国的神山、圣山,为历代所崇敬。《泰神文化》:“世界上古老文明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神山,例如,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古印度的须弥山,日本的富士山。神山是人类童年时代思想意识的产物,往往能集中体现该民族文化之源的原始状态,并对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几乎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列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卢考斯先生考察泰山后,高度赞赏了泰山文化,他说:“文化源于自然,泰山文化源于泰山,从自然遗产的角度看,自然环境带来了文化和其他很多东西,泰山具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三重价值,这是个好的特点,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种特殊的独一无二的遗产,他为我们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有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第二节:巨石文化一一自然崇拜到山石崇拜

巨石文化以巨石构成文化主体,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气,体现阳刚之美。世界上中国、英国、法国、墨西哥、智利等国家都有巨石遗存。巨石文化赋予山石宗教色彩。泰山磨山五女圈石、英国的巨石阵、智利复活节岛、法国布列塔尼石阵,都是远古的遗迹,它们都充满了神秘的气氛,反映着古人类的文明,也是千古之谜。

《泰山道里记》:在泰山“东北八里为磨山,为五女圈石。”在这里用巨石垒成的石圈被描绘得非常神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处祭祀的场所。《礼记.祭法》讲:“燔柴于太坛,祭天也。”证明古吋确有在泰山燃

柴祀天的原始礼俗。更为巧合的是,1957年在山东菖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陶尊,上面刻划有特殊的符号,是中国最古老的图像文字,是4800年前出现的陶文,上有太阳的象征,中部为燃烧的火,下部代表泰山,以此而论,整个图形如实反映了在泰山燃火祭天的情景。

人类居住在同一星球上,人类文化本身是息息相关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尽管发展状况不尽相同,表现出文化的多元性,但众流归海,基本发展规律是相同的。以巨石文化为例,它是全球性的。如英国的巨石阵,始建于新石器晚期,距今有4000多年,由19块巨大青石板竖立在索尔兹伯平原形成巨石阵,又叫索尔兹伯里石环。复活节岛是智利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居住在这里的波利西尼亚人,以制成巨大石雕而著称于世,巨大石像近千尊,高510米,重几吨至上百吨,石像生动古朴,大鼻子,深眼睛,远望大海。这些神秘的石像从何而来、有何寓意虽经多方考证,至今仍然是不解之谜。

智利伊斯特岛有1000多尊巨石雕像,最高达20米。法国不列塔尼地方的列石则由天然石块排列,最大者高达64米,共2730块,分三组排列,蜿蜒达3公里之远。而类似巨石文化的神庙、城堡建筑等虽然已脱离了史前巨石文化时代,但其磅礴的气势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巨石文化的出现,是远古人类由自然崇拜逐渐过渡到山石崇拜的重要历史阶段。其特征是以巨大的岩石构成石圈、石阵、石环等,以石之巨大无比显示自然的威力和崇高,并以石构成祭祀中心,成为早期人类崇拜的对象,巨石已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巨石历经沧桑,巍然屹立,它的原始形象和神秘意味具有无比的魅力,极近禅意。

 

第三节:岩画是石头写成的书、刻成的画

岩画是用石头写成的书、刻成的画。石头的坚硬和永久,寓意永恒。先人们把历史和理想写在石头上,岩画记录下远古人类生活历史和山石的关系,传递着千古信息。“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画最能直接表达自然风貌和人的精神信念。岩画是古代先民创造的一种原始造型艺术,是记录在石头上的历史和史诗,是古人镌刻于石崖的艺术杰作,为研究远古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对岩画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载岩画的人。据报道,目前我国已发现岩画数万幅,如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岩画、伊犁岩画等,尤以贺兰山岩画著名。远古岩画中大部分同新石器中晚期文化器物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有共同点,其中大量的是自然崇拜的内容,如太阳、山川、土地,所画内容和环境本身就有威严、神秘氛围,也可看作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第四节:玉器时代一一赏石文化的深化和发展

中华民族开发利用玉石历史悠久,源渊流长。玉石的发现起源于石器制造,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7000),先民们就将硬度为566的玉石精心打磨并钻成各种孔径,雕刻出优美图案。玉是人格精神和阶级地位的象征,是美的极至。由于玉比一般石头坚硬,还具有温润、细腻的质感,美丽的色泽和清脆的声音,所以特别受到钟爱,便从石头中分离出来。玉是石的一种,《说文》:“玉乃石之美者。”

玉器在制作中需要一些技术,如刨、磨、琢、碾、钻等。在制作石器的长期劳动中,古人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和制作方法,同时对玉的认识也在制作石器时逐步获得。这一切都为玉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诗经.淇澳》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古人制玉不像现代一样用工具直接雕刻,而是使用一些硬度大的砂石等去琢磨,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玉器应用十分广泛,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以佩玉为幸事。国家庆典等各种礼仪无处不用玉。玉不但有实用、观赏价值,还演化成为部落的图腾、徽号、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天地神灵的礼器用品,为原始宗教所利用。其后,成为权贵人物的装饰品和权力的标志,又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相传,黄帝乃我国首用玉者,“黄帝之时以玉为兵”。舜曾把一块天然墨玉制成玄圭送给禹。玉器收藏,最晚始于夏商代。《越绝书》讲,周武王伐纣时,浮获玉器数以万计。《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玉被作为最古老的仪礼祭品。古人对玉十分迷信,认为玉有灵性,玉乃山川之精英。帝王用玉,意在通天意。佩玉可以防身避险,保平安。玉还具有护尸的作用,一直延续到汉代都有死者含玉。新石器时期,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女性“口含卵石”。龙山文化时期,胶县三里河墓中出土玉含,即死者口中含玉。有的手中握玉,或以玉护尸,如金镂玉衣。考古发现在辽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有一个广泛的用玉地带,先后出土成分不同、质地不同的玉器,经专家论断很多好玉产白昆仑山。故而推断早在50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玉石之路。并且有专门的采玉人把昆仑山之玉辗转曲折运到沿海。同时专家指出,在60007000年前中国有一个玉器时代,先后出现兰田、独山岫岩,昆仑、和田等玉的产地。以和田玉矿为例,自商代一直开采到清代,长达3000多年的开采历史。此时玉已广泛流行,广泛应用。

玉坚垂,其质细腻,其声悦耳,清润光泽,晶莹端美。中国在几千年的赏玉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精美的雕琢工艺,而且赋予玉以深厚的社会内涵。玉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将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其小巧玲珑、质地温润、精雕细刻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并追求意韵,突出展现温柔之美。而巨石文化则崇尚力度,展现阳刚之美,二者相辅相成,对于赏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玉主要以软玉为主,是一种质地坚硬的天然矿石,质感温润,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态,硬度4565。远古对玉的选择以颜色为主,但发展到后来,辨玉“首德而次符”,德即质地,而符即颜色。说明在新石器晚期,赏石审美以质地和色彩为主。《礼记》云:“君子比德于王。”儒家将人格精神与玉的物理、化学性能相比,认为玉具有高尚的品德,为君子所必佩之物。即以异物同构的方法,赋予物以人格精神,是物的人化,也是人的物化。这是中国玉器审美的最重要标准。在自然美、工艺美中,首先见其社会美的内涵。

新石器时代,先人对石头由应用、崇拜而发展到鉴赏,并赋予深厚的社会内涵。中国赏石文化是赏玉文化的深化和发展,说明了新石器时代中国赏石文化已进入启蒙阶段。

 

(四)中国赏石文化发展历史

第三章  先秦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时期。

石头成为审美对象,怪石成为贡品。4000多年前,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一一夏朝,标志着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诞生。夏朝的建立和青铜器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玉器的广泛应用和加工技术的全面提高,为赏石文化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夏朝划分九州,铸九鼎,产生文字,进入文明社会
《左传》:“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将全国划分为九州,设九牧以统治国民。夏王朝的奴隶制社会,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开创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夏商周诸氏族相继崛起,先后完成了从部族到民族的发展,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汉民族文化的基础。而以汉民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又为传统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传“禹铸九鼎”,并把国家大事铸在上面。《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禹在九鼎的鼎面上,分别铭刻着天下九个州的山川草木、禽兽的图像。夏代青铜器的出现,说明人类已经跨人文明社会的门槛。洛阳二里头文化遗址被确认为夏王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是中国最早的青铜饮酒器,也是夏代使用铜器的最好例证。夏商周三代在科学文化、社会礼仪、发明文字、运用货币及艺术等方面,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功绩。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礼器、生活用器、工具、车马具及数以万计刻有占卜记事的甲骨,文字数目达4000个以上。另以商王墓为例,修建十分豪华,四壁文彩斐然,并嵌以宝玉,其间还堆放着青铜、美玉、雕石等,一件件制作精美,都是艺术珍品。
    在人类文明史上,每个社会形态的文明都必须借鉴和吸收以前社会形态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如此,社会方有新的创造和进步。赏石文化也是经过了这样的传承方式。赏石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起初重视实用性,渐渐发展到重视色彩、质地,进而发展成为装饰品和饰物,成为审美对象.原始人类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美丽的小石子作为装饰物,虽处于萌芽状态,但已成为赏石文化的早期行为。

 

第二节:神山灵石的神话传说

远古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自然山石、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生动反映。它积淀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寄托着先民对宇宙奥秘的认识、理解和对自己命运的追求。它是集体创造的最初形态的原始文化意识,在文字出现后逐渐被记录下来,虽有一定的加工和附会,但仍能反映出朴素的原始风貌。

一、女娲补天、女娲石一一中国最古老、最理想的奇石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记述远古时代天有空缺不能周覆大地,女娲氏练五彩石,把天补全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女娲是中国神话中创造万物的女神,她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女始祖。当天崩地裂,人类生存受到威胁吋,她又以大无畏的精神,练五彩石把残缺的天补起来,挽救了人类,后人因此把彩色异常之石叫做女娲石。《南康记》记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女娲石同女娲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奇石,也是人间最理想的观赏石。曹雪芹先生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描述了女娲氏在青梗峰下遗留一块五彩石变成通灵宝玉,来到了人间,演出了一场“红楼梦”(《石头记》)。
    二、昆仑神山仙境.中国园林中理想的环境模式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应也有其理想的环境模式,昆仑山是中国人追求的神山仙境,它被描绘成无比高大奇特,拔地而起直上青天,是一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境,同时又被视为西王母居住之地,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先秦古书《山海经.海内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海内十州记》将昆仑山描写得富丽辉煌:“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曰,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真官仙灵之所宗。”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则描绘了周穆王驾八骏渡沙漠,万里西游至昆仑,与西王母瑶池欢宴的盛况。这些神奇的神话传说,自然引起人们的极度憧憬。

二、灵石人格化被赋予生殖功能,启母石是大禹的生母石,是古老的风景名胜石
    随着社会的进步,灵石由神秘化进而人格化,被人类崇拜祭祀。如关于“禹生于石”“启母石”的传说,就是原始灵石崇拜的写照,传说将灵石人格化并将石赋子母性的特征。石头具有生殖功能,是原始时代“万物有灵论”世界观导生出来的一种象征的观念。《淮南子.修务训》:“禹生于石”。<随巢子》:“禹产于昆石”。明确提出禹是昆石所生。在《遁甲开山图》中记述禹是其母女狄“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感石受孕而生。二者都反映一个事实,禹因石而生,石是禹产生的根本。禹不仅生于石,而且还是社神。《淮南户.汜论篇》:“禹劳天下,死而为社”。认为禹是社神,是“名山川的主神”。《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河南嵩山南坡有一巨石,高十余米,传为启母石。《辞源》:“古代神话谓禹娶涂山氏女生启,母化为石”。灵石非但有灵,还具有生育能力。大禹由灵石所生,“禹生于石”,而中国第一个王朝统治者夏启,也是石头所生,“石破北方而生启”,夏启之母涂山氏也由人变成石头,而石头又生了启。禹、夏启、涂山氏三人的生存均与石头息息相关,组成一个由灵石衍生出来的家庭,最典型最生动地反映出夏代对灵石的敬仰和神化。人和石具有不解之缘,人类的祖先是石头所生,那么人类也就成了灵石的后代,从远古就结合在一起,所以对石头的信仰和崇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灵石崇拜的礼俗也应运而生。这一切为中国赏石文化的产生,从实践和理论上都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三节:赏石文化与灵石的祟拜、石头公、石神、石头皇帝
   灵石崇拜与大山崇拜几乎同时发生,互有叠压现象,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灵石由神秘化进而人格化。考古发现,云南元谋人已开始用石块作为随葬品。
    石,大者为山,小者为石,石是山的浓缩和升华。《物理论》:“土之精为石。石,气之核也。”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山是有灵性的,石为山之局部当然也有灵性,就出现了灵石。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有一处被称为狩猎图的岩画,画中间一巨石耸立,两边安放着小岩石。这是氏族部落崇拜灵石的宗教场所。
    石为自然生成之物,虽世间沧海桑田,天苍地老变化无常,而石头巍然屹立、坚硬、耐久不变。人类认为石头有灵,从而产生了敬仰心理,产生了石崇拜和有关石头的传说。
    石祖崇拜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一种原始信仰,它起源于远古时代,但影响颇深,至今有些民族和地区依然保留着原始崇拜的遗俗。石祖是一种崇拜形态,一般将石柱、石塔、石洞、孤立石等作为性器官的象征,成为崇礼和膜拜的对象。
    灵石信仰是自然崇拜的一种形式,虽然历经社会动荡和不同民族习俗及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式发生变化,同时也加上不同时代的印记,但人们的崇敬心态还是一脉相承,并演变成对灵石的各式崇拜、众多礼拜仪式和遗俗。《悉尼先驱晨报》1993年6月25日报道,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一个不为人知的部落,仍处在石器时代,这个部落把一块大石头当神来崇拜。朝鲜仁王山上有阴阳石,又称夫妻石,即男根石和女根石。

白族,洱源县兔坪山山上有五间石屋,每间内供放着一块巨石,称“石头皇帝”.羌族人特别崇拜白石,白石是羌人社祖拜祭的神石。高山族部落供奉神石,称“石头公”。

第四节:三代时期赏石文化的物证一一出土石器、玉器、雨花石
    三代时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物,为中国赏石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弥补了先秦文献记载之不足。如河南二里头文化(距今3500—3600年)遗址出土镶嵌绿松石铜牌,制作精美,镶嵌技术熟练,是件艺术精品。1955年在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工具,如石铲、石斧和石刀等。除石器以外,还出土有玉器、玛瑙与绿松石等装饰品,说明绿松石、玛瑙已被广泛运用。南京发掘出76枚天然花石子(即雨花石),分别被随葬在许多墓葬中,每个墓中放l一3枚雨花石子不等,有的雨花石子出自死者口中。这是已知关于雨花石文化的最早实证,证明在新石器晚期的夏商时代,赏石文化已初步形成。玉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进步发展,是石头制作技术和石头应用的全面总结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光辉的玉石文化。玉器时代又是赏石文化的启始,并为赏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全套的技术。
    妇好为商王武丁之妻,其墓位于安阳小屯,1976年出土大量文物,仅铜器、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等多达1928件。尤其玉器品类繁多,玉器制造精美绝伦,集古玉器艺术之大成,象牙杯通体雕刻,并镶嵌有绿松石,是古代雕刻与镶嵌精品,同时已出现了专门从事玉器生产的人员一一王人。

第五节:中国最早有关赏石文化的记载一一“铅松怪石”,“泅水浮磬”
    先秦古书《尚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古吋典章文献的汇编,其中保留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大约成书于周秦之际(约公元前770一前476年)。《尚书.禹贡》篇中把当时中国分为九州,记述各区域的山川分布、大交通、物产状况以及贡赋等级等,保存了我国古代的重要地理资料。怪石在典籍中的最早记载应推《尚书》,其中列举九州上贡的物品,青州有“铅松怪石”,徐州为“泅水浮磐”。在《尚书译注》中王世舜称怪石为“怪异,美好如玉的石头”,产自泰山。《尚书.禹贡》:“岱丝、桌铅、怪石”。《名物大典》上“泗水浮磐”即磐石。孔安国《尚书.传》:“泗水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磐”。《枸椽篇》:“泅水之滨多美石”。战国齐国孟尝君“以币求之”,以美石分给“诸庙以为磬”。磬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起源于石器时代,起初是一种能发声的石制工具或石块,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逐渐演化成磐的早期雏型。磐在远古时期也称作“石”或“呜球”,《尔雅,释乐》:“大磐谓之馨。”即“球”字。《尚书.益稷》:“戛击鸣球”“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先人们化装后模仿自然界各种鸟兽的形象和动作在击石拊石的节奏声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追逐嬉戏的生动场面。
   《诗经》(公元前六世纪,周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不仅在文学艺术,而且在赏石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诗经》记述了先人对美石的歌颂和以石为信物、以石为礼品相互赠送的情景。《诗经.齐风》:“尚之以琼华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琼华、琼莹都是指美石,记述齐国新娘出嫁,要在婚礼上赠送新郎美石为信物。秦国士子交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琼瑶也是美石,已作为士子之间的礼品。《诗经.栖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石托物明志。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神话总汇,非一时之作。从其内容推论,有的认为记述仰韶文化状态的神话(距今5000一7000年)。书中记述先秦时代华夏美石、奇石、采石、文石、泰山玉石、乐石、蚨石、冷石等石种,同时还大量记述了各地山神。
    一、中国古代最具影响的石迷一一阚子
    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石迷,亦可称为奇石收藏家,当属“阚子”。相传阚子得燕石于梧台。梧台,即梧宫之台,故址在山东临淄(齐国故都)西北。阚子得石后十分珍惜,秘藏起来,不轻易示人。《太平御览》中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宋人得一块燕石,视为珍宝,便用帛包了十层,放在一个里外有十层的华美箱子里。由于审美观点不同,同一燕石出现了不同评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弃之如粪土。而阚子虽被讥讽,但矢志不改,“藏之愈固,守之弥坚”,真石迷也。通过这亦庄亦谐的故事,说明先秦时代不仅以怪石作为贡品,而且民间已有怪石的收藏活动。
    二、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奇石一一和氏璧
和氏壁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奇宝,《史记》称“天下所共传宝也”,历史上前后辗转相传达1700年之久,无论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可称谓奇迹。据《战国策》记述,中国历史上有四宝名器,“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黎,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壁。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在《韩非子.和氏》中记述了和氏璧的传奇历史。春秋时期,楚国有叫卞和的釆玉人,在楚山(今灵宝县,又称荆山)采到一块璞玉(就是未加工的宝石,亦可称为赏石),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但二人均无识宝之慧眼和容人之胸怀,反而轻信小人之言,颠倒是非。卞和被诬为欺君,砍去了双脚。但他不屈不挠,当楚文王即位时再度献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玉人理璞而得宝石,遂命名为和氏壁。韩非子认为和氏璧之珍贵,是由其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贵在天然,“和氏之壁不饰于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
     一块宝石历三位君王,废卞和二足方被人认识和接受,它的出世可称为世界之奇,同时和氏壁也触发了众多历史事件。如秦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壁,导演了蔺相如“完壁归赵”的故事。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得和氏壁。命玉工孙寿将丞相李斯手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镌刻壁上,始成国玺,并雕成“方四寸兽纽,上交五蟠螭”。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得之成为传国之宝。《录异记》:“岁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和氏壁是块宝石还是块玉石自古说法不一,据近代学者分析,有的认为是蜡长石,有的认为是月光石,尽管不能定论,这历史之谜有待于人们探讨研究,但是2400年前和氏壁的出现,对于宝石、玉石和赏石文化的认识和应用,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代的赏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六节:山水比德,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历史的长河中,道与儒对中国赏石文化具有深远影响。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和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都可归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即大自然,人们由畏天到敬天,进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山水比德学说是早期的山水美学思想。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孕育了我国早期的美学思想,借山比君子之德,借水比智士仁人,将山和水的某些自然特征和规律性比作仁智者的优良品德,自然山水被人格化。孔夫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就是基于山水之美与人的品德视为同一美德,彼此可以相比、相视、相互交流,融为一体,赋予无知觉的自然山水以某种人的品格。《礼记》君子比德于玉:“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声近徐而闻远,折而不挠,阙而不刿,有瑕必示于外是以贵之”。君子比德思想盛行于春秋战国期间,表现出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美的感受,同时大自然的形象特征又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基于“人化自然”的哲理,更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第七节:中国园林起源于先秦。

中国赏石文化最早在园林中实践,苑内筑丘、设台,布置山石。
中国园林最初叫囿,起源于殷商。囿最初是帝王奴隶主放养禽兽以供畋猎取乐和欣赏自然界动物生活的一个审美享乐场所。先秦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有了剩余,猎取的一些动物,能成活的,便圈围起来人工饲养,以后随范围扩大和种类的增多,渐渐发展成为园林的雏形。《史记.殷本记》:“(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韧宮室,益广沙立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乐戏于沙丘。”
春秋之际,各国王侯为娱乐享受,竞相经营宫苑,争奇斗胜.吴王夫差筑“姑苏台”,《说苑》:“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足见当时园林已初具规模,并且院内有地形起伏变化和山石、奇物、鸟兽、层台等。
    总之,三代时期人们对山水的审美,是起源于山水自然崇拜和人与自然的实践和认识,自然审美则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赏石文化具有可视、可听、可触、可乐多种艺术性能。人可与山石为伍,以石为乐,它又是一种跨越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艺术,与文学、历史、哲学、绘画、考古、地理、地址、园林等姊妹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直接相关。所以说,赏石艺术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财富;赏石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它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受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诸多因素的制约。
    先秦时代,由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经济发达,科学进步,为赏石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和科学实践。神奇的神话传说为赏石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鉴赏理论。同时,出现最早的赏石文字记载、最早的石迷、最具神话色彩的奇石一一和氏壁、出土最早的雨花石,以及精美绝伦的玉器、绿松石、美石和神奇的启母石、女娲石等,都雄辩地证明,三代时期是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时期。

来源:大地国石网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城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
随州远古棋“复活”    益智休闲备受青睐
随州远古棋“复活”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州“仙人棋”岩画   棋文化源自随州的物证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鉴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随州编钟报社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技术支持:清华网络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主办单位:随州编钟之声报社 随州都市网
新闻热线:0722-7117922 广告、服务热线QQ:1254373707
举报电话:0722-7117922 举报邮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随州编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9003029号-8 技术支持:随州清华网络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1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