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男生”身残志坚 立志自强回馈社会
□ 本报记者 赵牧 张先富 通讯员 陈论岭 王涛
今年26岁的残疾小伙程意,是一名先天性佝偻病患者,出生于随州广水市应山城郊三星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身残志坚,相信自己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在社会关爱和自己努力下,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在武汉一家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工作,积极以实际行动回馈大家对他的支持和鼓励。
命运同他“开玩笑” 刻苦学习圆梦想
程意说,上天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自己被确诊为先天性佝偻病,双腿严重畸形,无法正常行走,只能靠一副拐杖陪伴自己走向远方。
从小,父母就想尽办法带他治疗,无奈家庭条件有限,在花费了数十万元进行多次手术后,病情并没有好转,他成年后身高仅1米左右。
到了上学的年龄,程意便开始了与常人不一样的生活:走路需要双拐,也无法像普通同学一样在阳光下奔跑。慢慢的,随着社会的感染、学校的教育、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熏陶,程意说,自己心底里的不服气逐渐转变为自立自强,他渴望证明自己,可以跟“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拼搏。
在程意的心里始终怀揣着一个大学梦,坚定地相信自己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在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支撑下,他克服身体障碍,发奋图强、刻苦学习,终于考入了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学习软件开发专业。
程意告诉记者,在拄着双拐走进大学校园后,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同学,刚开始的他无法像之前那么自信,怕无法融入到大学这个大家庭中。因此踏入大学后,在班主任和同学们的鼓励下,程意积极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困难,始终保持着阳光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学校、学院、班级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并多次荣获奖项,让大学生活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在此期间,两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也让家庭的负担大大减轻。
程意说,大学期间他时刻都铭记着,是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是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鼓励,自己才有机会走进“象牙塔”学习成长,因此自己始终都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力所能及的去服务社会、服务同学。
融入社会展形象 大学入党表信仰
程意告诉记者,自己通过残联的介绍,在武汉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后,从未将自己当成“残疾人”,始终相信“正常人能做的,我也能做,而且还能够做的更好”。在工作中,在双拐的陪伴下,他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所挚爱的软件开发事业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工作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践行着一位残疾人对党和祖国事业发展的初心与使命。多次被单位授予“先进个人”等称号,并在2018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第六届湖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拼搏奖。
热爱生活的程意,还热心公益事业活动,多年如一日,志愿服务社会,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残联等部门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利用休息时间,他在“指尖正能量”全国网络作品获得优秀奖,并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青年报社等单位颁发荣誉证书;还积极参加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为幸福设计——福·艺术馆设计与创意征集大赛”、阿里云官方API设计创新及API应用创新大赛、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等一系列社会赛事,被多次评选为优秀志愿者。他还担任了青蓝讲堂特约讲师,时常以自身为载体、以身边看得见的发展变化为事例,将党的创新理论、国家的方针政策等融入故事中,拄着双拐向身边朋友、亲人开展正能量宣讲,讲述广大残疾青年如何在党的关怀下得以实现自身发展的故事。
大学期间,程意在学校入党教育、团支部团日活动的熏陶下,加深了对党的认识。他深深了解到:是党和国家让像自己家庭这样的贫困百姓走上脱贫之路;党和国家实施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帮助无数像自己一样的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帮助广大残疾同胞重拾信心、拥抱生活,从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程意也逐渐理解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对国家、社会、学校有贡献的人。
在此信念的支撑下,程意拄着双拐积极参与学院各项学生活动,并担任了学院分团委办公室副主任,积极协助各位老师服务广大同学,由于表现优异,先后被评选为优秀党员学生代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并多次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二那年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学院唯一的一名残疾人党员。
生活艰辛炼意志 人心向善铸品格
“儿时的劫难并没有让我萎靡不振,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反而从小练就了我非同寻常的顽强意志和坚韧品格。大学毕业后,面对身体的残疾、生活的磨难,我不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脚踏实地,开动脑筋,开辟了新人生、新道路。在社会各界以及残联的帮助下,我拄着双拐一步一个脚印,顺利的找到了工作,从此有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与追求。”程意说。
2020年夏日的一天早上,程意乘坐轨道1号线去上班,过了几站路,他发现在车厢内,一名缺失下肢的年轻残疾男子从车厢连接处开始乞讨,并很快有了一些“收获”。当这名残疾男子看到程意时,他就开口问道,你做过这一行吗?并明显表露出想拉程意一起“工作”的意愿。
程意想到自己是一名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更是共产党员,目前有着正经体面的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残疾人决不能因为贫困而丧失人格,于是当场拒绝了入伙的要求,并递过去10元钱,还告诉他,车厢内不允许乞讨,希望这名残疾男子尽快下车。下一站是换乘站,那名残疾男子眼见拉他入伙失败就下车了,旁边的几名乘客随即都朝他投来赞许的目光。
程意说,自己乘坐地铁、公交时从不要别人让座,如果有人让座,一般都是假称自己马上到站了不需要让座,有时实在推脱不掉,只好暂时下车,等几分钟后再乘下一趟列车。即便如此,他还是淳朴地表示,如果要让座,还是让给老年人吧,自己还年轻,身体受得了。
程意出门在外最怕的是碰上客流高峰期,好几百人一窝蜂涌进车站的场面,尤其是早高峰,常有成群结队的人在车站里奔跑。身高只有1米的程意非常害怕汹涌的人流没有注意到自己,曾经好几次被撞倒在地甚至受伤——由于对方处于奔跑状态中,即使自己倒地受伤了,也往往无法找到肇事者,他也淳朴地出于不给别人增加麻烦的想法,没有想去调监控找肇事者。
不仅如此,程意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家人如此,对朋友更是如此,只要自己能帮上忙的,总是全身心去帮助,以自己的行动回馈大家对他的支持和鼓励。2020年疫情封城期间,经济本就不宽裕的他主动向武汉爱心基金捐款1000元助力抗疫。
不忘初心学党史 吸取力量励今人
参加工作后的这几年里,程意拖着病残的身体,先后来到了中共“五大”会址、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学习。
在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文物面前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他切身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信仰坚定、执着奉献的精神。在听到了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向警予等一批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故事后,程意和党员同志们深刻感到,烈士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鼓舞当代人不断前行的楷模和动力。从此,各种革命遗址纪念馆也是程意常去参观的景点,多学习党史,能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更能从中获取激励自己前行的不竭精神动力。
“七一”前夕,正逢建党100周年大庆,全国普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几位社区老党员的协助下,程意又来到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和“八七会址”参观学习。程意说,原来,毛主席“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就是在这里提出的,自己不仅从参观中学习到了革命历史知识,更使自己重温入党初心,从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力量。他还在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学习了解到,1937年12月,新四军就在湖北汉口的纪念馆这栋楼里正式成立,而新四军下辖的第五师,在自己的家乡随县(今随州市)、应山县(今广水市)等地有众多的革命战争光荣历史。
程意告诉记者,这些革命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同时还是非常重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载体;百年党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自己始终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这个残疾人的今天。
程意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辛勤工作、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我们残疾人的未来一定同样是光明且美好的,一定能谱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灿烂人生。
编辑:汪钰珂
责编:赵牧
审核: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