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之声报 随州都市网讯 5月20日,湖北省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现场宣传活动在曾都区洛阳镇千年银杏谷盛大启动。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及各市州生态环境局等单位近150人齐聚于此,共赴这场守护生物多样性的盛会。活动现场,丰富多样的物种图片、专家的深度讲座,搭配曾都区银杏谷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令众人眼前一亮。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主办,随州市曾都区人民政府、随州市生态环境局承办。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冯安龙、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徐松,随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军伟,曾都区委书记姜皓,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陈再达,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荆,广水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刘爱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富伟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万物同源山水融、生灵共纬地天工”为主题,旨在全方位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呼吁全社会凝聚力量,共同守护自然生态。活动现场,参会人员观看了随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宣传片。随后,楚文化主题文艺演出精彩上演,传统艺术与生态理念相互交融,给参会人员带来独特的视听享受。启动仪式后,领导及参会人员聆听了赵富伟研究员以“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利用”为主题的专题授课,汲取专业知识养分。共同参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及标本展,近距离领略银杏谷自然的神奇魅力。
刘军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随州坚定不移践行“生态立市”战略,持续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全力筑牢鄂北生态屏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颁布实施全国首个古银杏树保护条例,绿色发展成效斐然。目前,随州市生态质量指数达71.7,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此次全省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落地随州,既是对过往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随州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让随州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冯安龙充分肯定了随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本次活动是湖北积极履行“昆明 -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切实行动。随州市曾都区银杏谷现存千年古银杏树308株,是全球分布最为密集、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银杏群落。这一独特景观,彰显了当地居民千百年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传承,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哲理。将全省“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选址于此,正是希望大家深刻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守护发展、守护人类自身,领悟“万物共生和美永续”的内涵。冯安龙强调,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意义重大,要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丰富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要着力补齐工作短板,持续推进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自觉的保护格局,为湖北“支点”建设贡献生态力量。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刘险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在于守护,可持续利用同样关键。千年银杏谷如今已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随州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优秀范例。
“今后,我们志愿者将更加积极地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带动身边更多人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各界的共同关注下,我们的志愿活动更具意义。我们也将倡导大家践行绿色生活,投身公益事业,守护身边的自然环境,共建美好家园。”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志愿者肖洒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随州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长期以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理想家园。近年来,随州通过强化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开展科普宣传等一系列举措,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了良好环境。此次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随州举办,既是对随州过往工作的认可,更为其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机遇。通过一系列丰富的宣传和互动活动,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为推动湖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迈向新高度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