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入秋以来,淅河镇长岭村两委一班人,围绕“兴水利、促发展、惠民生”的主题,大旱促大干,整修带病堰塘,深挖大扩“三了”堰塘,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村扩挖塘堰43口,完成沟渠清淤5000米,堰塘硬化3口,新增蓄水能力50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1800多亩。新扩挖的堰塘与周边水库、沟渠、涵闸、泵站形成了“长藤结瓜”的灌溉体系,抗旱保丰收能力大幅增强。
谁投资,谁受益
该村8组村民张家宝,今年54岁。从上世纪80年代,他分到的“屋脊堰”就没有清淤过,是不折不扣的“盘子堰塘”。在新“三万”活动中,张家宝动用了2台勾挖机奋战十天十夜,大、小挖掘机奋战170多小时,累计完成清淤土石方5000多方。现在,占地6亩的屋脊堰可供本村4家农户的田地灌溉。
当笔者问起张家宝“为什么挖堰塘积极性这么高”时,张家宝说:“以前是三天无雨心发慌,一场大雨无处装。堰塘里全是淤泥,无法蓄水,去年的大旱时,田里的秧苗没有及时得到灌溉。往年因为要从较远的水库调水灌溉,支付的水费、人工费等抗旱费用,与自己筹资挖堰塘的费用相比,筹资挖堰塘是件很划算的好事;再就是政府“以奖代补”的政策引导的好,谁投资,谁受益,充分调动起了老百姓挖堰塘的积极性。”
长岭村有21个村民小组,338口堰塘,在村“两委”的积极引导下,全村近20户村民争先恐后出资扩挖自家堰塘。村民王道江说:“机械不够了,我们把自家三轮车开来帮忙,不管有没有工钱,干了再说,自家受益的事,大家都有责任出力。”
资金优先安排挖堰
“扩挖堰塘是件对老百姓有益的好事,是将救急的钱用来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为了响应新“三万”活动号召,做好堰塘扩挖改造、沟渠清淤工作,8组张家宝,反复给妻儿做思想工作,将儿子准备买车用的12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到堰塘改造中,完成扩挖面积5000多平方米,完成土石方18000多方,把一个原来根本无法蓄水的荒堰改造成现在可蓄水25000多方的有用堰塘,将惠及周围40多亩农田的农业生产。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其他堰塘承包人也开始积极筹措资金,扩挖改造自家堰塘。
“现在,老百姓挖堰塘的积极性高,至于高到到什么地步,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挖浅堰,变深堰,挖小堰,变大堰,挖旧堰,变新堰,见到堰塘就想挖。”村支部书记孙连虎如是说。
多方筹资,不留债务
长岭三组也有一口屋脊堰,是该组的当家堰,建成后就没修过,4亩水面,深不盈尺。整修3组屋脊堰共用了2.5万元,除村民自筹1.5万元外,村集体奖励5000元,承包户投入5000元,没有遗留债务。现在的屋脊堰灌溉面积至少有60多亩良田。
为了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入,该村还通过‘一封书信、一个电话、一张贺卡’慰问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号召他们回报家乡,为水利建设献计出力。长岭村村民谢万根,在外经商多年,在得知家乡因天气干旱影响粮食减产后,连续两年自发出资20万元对家乡的胡家凹、民方拦水堰进行扩挖改造。去年,他还主动承担“民方拦水堰”扩建兜底资金。并承诺今后每年拿出20万元资金支持家乡建设民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