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教室布置以来,孩子们的眼睛都睁得圆圆的,他们看着每间教室门口的班名,一个个地念着:“丑小鸭、海的女儿……”有时,经过其他的教室,他们还会把头伸进去瞅瞅。家长们送孩子到校后,也刻意地放慢了脚步,去看走廊间的童书展示。
这天中午,我到校挺早,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到校,我坐在教学楼前的石条上,旁边是一位妈妈正在收拾女儿刚刚吃完的饭碗。只听女儿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们教室的门口都有班名。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一年级的都是以童话人物命名的;二年级是以植物命名的;三年级以学习命名的;四年级是以科学家来命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有些吃惊,为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居然如此细心地观察。我更想知道,这位妈妈是怎样回答自己女儿的呢?
妈妈说:“女儿,你观察得很仔细。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天真极了,就像童话中的人物形象一样;二年级小朋友经过一年的学习,就像一棵棵小芽,老师希望他们能长得枝叶茂盛;三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有两年的学习经历了,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的同学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像那些科学家一样攀登知识的高峰。这些呀,都是学校对你们的希望呀!”
这个妈妈说得可真好,好像就是她设计的一样。其实,学校在设计班名的时候,的确是依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的。我很为这个女儿骄傲,她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我也为这个妈妈骄傲,她是一个善于引导孩子、给予孩子正确方向的妈妈。
听了她们的对话,更让我坚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包蕴的意义。我们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营造,让每一寸墙壁会说话。放眼校园,不管是围墙、还是教室的内外,只要在学生的视线范围以内,我们都会精心装扮。学校的围墙由中国文化组成:古代民间故事、诸子百家思想、励志成语、诗句选登;学校走廊间展示了学生爱看的童书……不管孩子们走到哪里,他们眼中出现的就是这些图文并茂的画面,他们的眼睛又怎能不被这些吸引呢?
我曾看见住宿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过文化墙时,他们齐声读诗的情景:一个个孩子排成整齐的队伍,行走在校园的水泥路面上,他们眼睛凝视着文化墙,读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并不一定很了解这些诗句所代表的内涵,可是,他们觉得美,这已经足够了。总有一天,他们会遇到诗中的情境,他们会而出这些诗句,那时,他们就会庆幸,自己的童年时期有着那样一个美好的环境。
孟母三迁,最终迁到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变得守秩序、懂礼貌了。这就是环境育人的功能,潜移默化的力量无声无息地改变着一个人,使教育于无声处有声。静静的墙壁,葱绿的树木,每一处都让学生的心灵为之悸动,在他们的惊鸿一瞥中总能看到美的身影,他们又怎能不成长为懂美、爱美的人呢?(编辑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