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鄂北广水市的一个山区乡村,广水市原为应山县,一九八八年撤县建市,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籍所在。“应四面之重而为山,广八方之气而为水。”是应山和广水两个地名的来历,顾名思义,肯定山多水也多。故乡地理上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历史以来尤其是解放后,除了许多自然的河流以外,还修建了许多水利灌溉用的水库和农用的塘堰,所以水系星罗棋布,最令我怀恋的还是故乡的塘堰。
因为是地形为山区丘陵,耕地依山势而顺,呈梯形绵延向下。故乡绝大部分是种植中稻和小麦两季,其中水稻是绝对的主粮。故乡的塘堰,一部门是在自然形成的基础上加固,但绝大部分是人工根据灌溉和饮水需要修筑的。它是家乡的饭碗。滋润着家乡的田野和土地,滋润着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禾一苗,养育着家乡的人们。对农民来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老话说得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故乡的塘堰应该是土地的血脉各个节点。闲时蓄水,农时灌溉,平时还兼顾生活用和滋养养鱼虾等水产品之功效。故乡的塘堰,就是故乡人们的饭碗所在。
故乡的水塘,星罗棋布,根据大小和功能的侧重都合理的分布在家乡的土地上。每一口塘堰,如同人体的一个脏器,都有它的功能。无论大小、地势,都有它的任务,向它的属地供水供养,滋润着周边的田地和菜园。滋养着田地上的水稻、麦苗、油菜,还有棉花、黄豆、芝麻、花生等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又养育着家乡的人们。因此,每一口水塘的下游田地都是她的养护区域,一旦需要即可开娄放水,流向干渴的田地,滋养那里的禾苗。当然,也有偶然在其上游的田地也会向她借水的现象,这就需要农民用水车车水了,后来农村逐步走向机械化,用抽水机或潜水泵等现代设备代替了手工水车。
故乡的塘堰,每一口都有她的名字,而且各有特色。我想也应该有她的来由,只可惜这些故事很多我还未来得及去打听和考证。就我记忆里的家乡的水塘取名就有很多种类型——如按地理分的,上堰,下堰,南冲堰;有按功能侧重分的,吃水堰,门口堰,库堰,蓄水堰;有按象形分的,月亮堰,银水塘,猪槽堰,长堰,牛尾堰;还有按四周环境取名的如砂子塘,松毛堰,黄泥巴堰等等;还有一些根据历史长短或者历史传说形成的,如新堰,大堰,旧堰,老堰,姑嫂堰,白马堰等等不一而足,虽说取名不是那么考究雅致,却简洁而颇有地方特色和民间韵味。
故乡的塘堰大致可分为生产与生活类。或两者功能兼而有之。灌溉用的塘堰供生产,其他水塘属生活用塘。比如,门口堰,吃水堰,一般处在上游高些地势;而南冲堰、下水堰、泽水堰则处于中下游,地势相对较低些。这样的设置结构,也较科学,卫生。吃水堰,那是专门供吃水用的;南冲堰,顾名思义,地势是由北向南;其他的门口堰,是用以洗菜洗衣日用水类的。很多都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因为那时候安家建村庄的时候就要首先考虑水源的问题。为了方便生产生活约定速成的、乡亲们都认可且要遵循的规则,大家都必须根据其用途去使用。
故乡的塘堰,深深的印在我的脑子里,每一口塘堰,都装进了我儿时的故事——或游泳、淘米洗菜,洗衣,或捉鱼、捞虾子,或钓鱼、摘菱角、摘莲子…..每一口水塘都至少有一个故事。家乡的塘堰的水,养育了家乡的人们,渗透到血液里面,如长江黄河养育了中华名族,孕育出伟大的中华文明一样,故乡的塘堰和家乡的土地一起,养育了故乡的人们,孕育了善良朴实的民风,时时刻刻映在心灵的记忆深处流淌。
故乡的塘堰中,在我的记忆里,地位最高的应该是湾里的门口堰。很多的时候,我们小时候的伙伴在形容故土情缘的时候就往往会说“我们原来在一个堰里吃水哟”。一般来说,除了少部分水质较好的门口堰我们挑饮用水外(也就是吃水堰)大部门由于门口堰离村落近,考虑带水质和卫生的缘故,所以大多饮用水要么是在门口堰下面打一口井,用来日常饮水。一般的吃水堰,离湾稍稍远一点距离但比其他纯灌溉用的塘堰要近,水质好的地方。我们湾的门口堰因为离湾有一百多米的距离,加上地下基本以石岩地质,而且面积很大,自净功能很强,所以水质很好,也就承担了门口堰和吃水堰和下游灌溉的三重功能。每天早上天刚萌萌亮,早起的男人们第一件事就是去挑吃水,女人们淘米洗菜,塘堰旁边用大石头打起两个相隔较远的漂台。一个是专门挑水和淘米洗菜用,一个是洗衣服及其他杂用。湾里的淘米及洗菜用的营养杂质又滋养了水里的鱼儿,每天只要一到淘米洗菜或者洗衣服的时候,各种小鱼儿就会像听到号令一样,马上围拢过来,在人的脚边,手边,不听的追逐着,大鱼也在远处打着翻,像是像村民们问早安。平时若是农闲阴雨或者是来客的时候,我们就放一钓竿或者下一篓子,或者是拿钢丝钩去塘堰边水洞里钩鳝鱼(因为塘堰的鳝鱼一般比田沟的大,味鲜美)不一会就一碗下酒的鱼菜到手了。
夏天忙完了一天的村民们,在夜色来领之前,都会到塘堰里来洗澡冲凉,那时候就是我们小孩子的嬉戏的美好时光,洗除一天的疲劳的热气,带来一个清新的夜晚。有时候六月三伏天的中午,我们小孩子们耐不住热和寂寞,也会相约去门口堰里去泡澡消暑和摸鱼虾。
故乡的塘堰主要根据村落的分部和灌溉量的多少,分布科学、蓄水量足;在每个塘堰附近的山腰上都会依山而挖一个环形的围山小水渠,每年的农闲时分尤其是清明节前和雨季前,村民们就会自觉去整修引水渠,那样平时尤其是雨季下雨的时候,保障所有的山上留下的雨水都会顺着汇集到水渠流到塘堰里面,而不是直接下冲流走浪费了。从而保障塘堰里面的灌溉和喂养鱼儿的有充足的水源和水源的时时更新。农时水流到各个稻田沟里,除了滋养禾苗,而且还生长出泥鳅,鳝鱼,小白鱼,龙虾,米虾,螃蟹等等美味。
每到冬腊时节,各湾里就会先用渔网把塘堰的里面的鱼都打上来,小一点的鱼留下或者先放到小塘堰里面来年在养,大的鱼按户平均分,鲜吃几条,剩余的腌制腊鱼,准备过年。那纯天然生长的鱼儿无论是新鲜烹饪或者腌制腊鱼的口味,是现在人工养殖鱼的所不能比拟的。鱼分后就自发组织农闲人力,挑塘泥,修堰堤,打着硪,喊着号子。塘泥挑到农田既增加了耕地的土壤养分,改善土质,也疏干净了淤泥,增加了塘堰的容量,改善了来年的水质,如此循环。由于管理得当,每年整修及时,大旱时也可通过村里商议,互谅互让,合理调节,保障每一块田地不因旱灾而荒芜。平时用塘水、急时抽河堰,小旱保丰产,大旱不减收,即使特别年份,也可通过泵站和渠道抽引进徐家河水库之水,确保旱涝保收。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人们对塘堰尤其是主要的塘堰(如门口堰,吃水堰,蓄水堰。)是很尊重的,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的。每年大年初一和十五早上,都会去点水灯,祭水神;端午节,七月半晚上去点水灯,祭水神,以表达感恩之心,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如今,家乡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严重脱节,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而剩下老少妇幼留守,或者就干脆都搬到乡镇上。种田的人少了,多数田地荒芜,农闲就是有时间打麻将也不整修塘堰,古老的村落文化逐渐消失。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凝集力号召力,职能日益单调化。故乡水利设施尤其是基础塘堰年久失修。引水的渠道废了,抽水的台子垮了,河沟塞了,塘堰淤了。平时下雨水流走,农时塘堰蓄水不足,生产用水靠天接,生活用水靠打井地下抽。加上农村治安环境恶化,乡镇职能部门也不重视,一些不法分子药鱼,电打盗鱼行为屡禁不绝,没有得到应用的打击,村民们春季放养鱼苗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塘堰的功能,严重的退化,边缘化,荒废化了。
每每回到故乡,总是看到故乡的塘堰多数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和活力,田畈的水塘甚至大部分杂草丛生,堤荒水干,目不忍睹;湾里门口水塘多数已被垃圾围侵,勿论洗澡和养鱼的效用,更谈不上饮水之功能了,满目苍夷,渐渐被侵蚀填埋。故乡的塘堰就像一颗颗含泪的眼珠,眼巴巴的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茫然无助地看着孤独苍凉的未来,实在令人痛心。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强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水,要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古人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水土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缺水和水污染是现在中国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土需水来滋润,无土铸而水不成形。在关注山林绿化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类的生命之源——水。俗话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好山好水才能滋养心志,除去心头戾气,保养美好生态,建设美好乡村,助力和谐社会。
救救故乡的塘堰!她是乡村心灵的家园!
(编辑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