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随州 > 随州文学

《吟随州》及作品解意

时间:2015-06-21 17:15:26  来源:编钟之声报 随州都市网  作者:喜传天下文化传播 雷必荣

                 《吟随州》作品解意

 

. 《吟随州》诗词原文

 

一湖碧水照随州,万千杨柳织锦绣

白云两岸镶玉带,七桥飞架映高楼。

 

一曲编钟震九洲,炎帝故里叙春秋。

专汽之都放光彩,花菇蕙兰香全球。 

 

. 写作思想

作者2007年来随州创业,至20108月随州地级市成立十周年之际已经在随州工作和生活多年,通过几年在随州的亲身体验,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从初到随州时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到后来逐渐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热爱,已经对随州怀有很深的感情。加上作者本身又是个文学爱好者,具有良好的写作基础,曾先后有一系列文学作品、新闻作品、摄影作品、研究论文和管理

成果在国家及省市媒体发表和获奖,著有《三峡组歌》、《六一二

质量管理法》、《论王昭君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地位》、《关于品牌打造与营销推广的十大对策》等等。

因为对随州优秀历史文化和发展面貌的深切好感,作者一直具有想为随州写一点东西的想法。时逢20108月纪念随州地级市成立十周年,更加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所以挥笔写下了这首《吟随州》的诗歌颂词,这是作者献给随州的一份厚礼,也是出自作者心底的赞颂之词。是随州的优秀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明显成果鼓舞了作者,成就了作者的创作愿望,从而对应产生了宣传和赞美随州这首诗歌颂词。

 

. 写作背景

作品创作于20108月,当时的随州从作者初来时的2007年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和发展,作者亲眼见证了随州市在市委、市政府“四个随州” (即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战略引领下的建设和发展成就,随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以“一河两岸”为标志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巨大成就。

回想以前的白云湖,给人的印象是乱泥湖、草连垱,凌乱不堪,既难看,又难闻。湖中是一处处水草夹杂着垃圾;岸边更是一段段杂草丛生,各种垃圾四处堆散;有的地方道路不通,有的路段宽直不齐,坑洼不平,举步难行。

随着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河两岸”风光

带,使白云湖及其两岸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和巨大改观,包括修建沿岸道路、护坡、人行道及亲水平台,安装景观路灯和汉白玉栏杆、栽植垂柳等等,使白云湖成了随州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白云湖上白云飘,一河两岸把画描。

曾随故地春潮涌,神韵焕发气势豪。

 

白云湖畔白鹭绕,生态和谐指数高。

楼前传来千鸟声,银雀舞枝春意闹。

“一河两岸”风光带的建设,是近些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在领导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白云湖的变迁就是随州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她已经和正在成为这座城市一个最为明显、最为耀眼的独特标志,而且也将如同杭州的西湖一般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象征。所以作者选择了从白云湖入手,从描写白云湖开始来反映随州和赞美随州,这是由点及面,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 作品的写作特点

1. 作品全篇共分两段,为四联八句,上下两段均可独立成篇。

2. 作品兼取七律诗词与民间歌谣之长,在写作手法上不拘泥于格律所限,重在写意,以表情达意为主,突出韵律美。灵活运用,表现自如;读的有味,听得悦耳;抑扬顿措,朗朗上口;词美意美,流畅自然;易读易记,过目不忘;激情澎湃,大气磅礴;不是七律,胜似七律。

作品虽然不同于以往的格律经典,但不影响她照样不失为文学大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因为格律不等于就是文学和诗歌创作的唯一风格,文学艺术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创作和创新。

3. 作品上下两段的首句,均用数量词“一”字开头,具有很好的震撼冲击效果;句末的“九洲与“随州”相对应,“洲”“州”同音同韵,两段之间具有非常好的并列意义和呼应效果。这里的“九洲”与“九州”意义不同,“九洲”所指范围更大,寓意“全球”、“全世界”,写法上类似于“九天”、“九霄”、“九鼎”等。

4. 作品标题字词精当,奇妙无穷。

5. 作品开篇直接切入正题,“一湖碧水照随州”,这样开门见山,让“随州”直接映入眼帘,没有多余的铺垫和迂回过度,直接点明了所要描写和赞颂的主体对象,使“随州”这一宣传主体的地位更加突出;使人对随州的印象更为明显、更为深刻;使作品更有冲击性,更具震撼力。读者哪怕只看这开头的一句话就能明确感受对随州的描写和赞颂,况且这一句本身就是诗味甚浓的,这在以往描写和赞颂某一座城市或某一个具体地方的同类作品中实属少见。

6. 作品通篇采用动感、活跃、富有韵味的描写手法,生动活泼,有滋有味。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中国编钟之乡、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中国香菇(花菇)之乡、中国兰花之乡,这是以往人们对随州这几大主要特色所作通俗直白的表述(解说)。作品就是把往常人们这种通俗直白的表述(解说)用文学的形式进行表达,将其诗意化、歌咏化、抽象化、艺术化,使随州的城市形象更加显得魅力无穷,活力四射。

7. 作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以点带面。

作品第一段重在写景,通过对白云湖“一河两岸”风光的精彩描写,反映随州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面貌。一滴水可以映见红太阳的光芒,白云湖就是随州建设和发展的最为直观的明显见证,白云湖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随州建设和发展的全貌。在地理上,白云湖本来就是处在随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之处,随州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是在白云湖两岸所展开和延伸着,所以在表面看来作者描写的就是白云湖和白云湖的景色与风光,其实不然,她实际上反映的却是随州的建设和发展全景,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随州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和欣欣向荣、蒸蒸而上、日新月异的建设场景和发展新貌。

作品第二段重在描写随州的文化与特色,四句话把举世闻名的随州编钟和炎帝故里、专汽之都、以及花菇、蕙兰等五张名片尽列其中,反映了随州的优秀历史文化及主要特色和精髓。

 

. 作品是随州人民的精神佳作

这个作品的第一作者应该属于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的勤劳智慧的随州人民,而作品的实际写作者还只算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因为是随州人民辛勤创造的巨大成就,使作者有了亲眼目睹的切身感受,感染和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启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所以成就了这样宏伟壮丽的诗篇。

 

. 作品是当今伟大时代的产物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历史上曾经有多位著名诗人在随州留下足迹或曾为随州留下过笔墨,包括唐朝大诗人李白及宋代黄庭坚等等,他们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满对随州的褒赞之意,以至成为随州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

现今能够写出这样壮丽的诗篇,是因为作者有幸身处这样一个改革创新和科技飞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辉煌时代,是因为有了对随州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亲眼见证,是因为有了对随州优秀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并对其进行系统归纳和科学提炼,才有了写成这首作品的更为触动的现实条件。

在这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随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一日千里的气势非凡的伟大时代面前,既然身临其境,又岂能无动于衷和袖手旁观呢?此时的作者仿佛听到一种呼唤,似有一团烈火在心底燃起,就像一股洪流从胸中喷涌而出,这就是诗,这就是歌!这就是一支献给随州的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赞美的歌!

“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这虽然是当年黄庭坚老先生的心声,也就好像是对现今《吟随州》作品产生根源的再度诠释及作品创作心境的生动写照。

 

. 作品是随州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成果

作品题材珍贵,意义深重,影响甚广。

作品站在历史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和思想艺术的高度,对随州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景貌和人文精髓进行了深切描绘和高度概括,虽为简短的四联八句,却为读者打开了认识和了解随州的窗口,这正是作品的可贵之处和精练所在。她是随州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成果,她是神韵随州建设的精彩之笔,她是矗立在随州人民心目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划时代的精神史诗和精神雕塑,她是千百年来描写随州的最具概括性、最具影响力的不可多得的赞美诗和广告词之一,她会更加增添随州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她会更加增添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光彩。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历来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诗歌作品词句精练,篇幅看似短小,其实诗中所包括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并不简单,她是由丰富的思想文化素材积累和提炼而成的。诗中自有情怀无限,诗中自有雄兵无数,诗中自有锦绣万千。一首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诗歌精品,就如同精品广告一般,甚至说就是一种特殊的广告、一种最好的广告,具有非同凡响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其传播力和渗透力能够胜过多本乃至无数大部头,作品传播的越广影响力越大,而且这种影响力是最为持久的。“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等等名诗佳作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

本首作品正是用这“四联八句”对随州的描写,通过最简短,的文字和语言来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和感染读者。

作品就像随州的招牌,她是向读者敞开的大门。见到这首诗,就像见到了老随州的牌坊和历史,就像看到了现代随州的城标和辉煌,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吟随州》作品发表之后深受读者好评,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有很多人士和很多网友在品读了作品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有的人为之感动,有的人为之赞叹,有的人连吟带和!

作品近来又在网上再度热传,引起大量网友点赞,好评如潮,这是十分难得和非常可贵的文化现象。

比如有网友说:“写这首诗的人如果不是博士,也是个硕士”。有随州人士感言:“深受鼓舞”。有媒体人士留言:“赞!大赞!”有网友留言:“向伟大的诗人致敬”。有文艺圈人士说:“精辟!独到!叹为观止!” 有文学界人士说:“真是好诗!!!”“这是可与李白齐名的作品”。有外地人士和网友说:“读了这首诗好想来随州”,“好山、好水、好景、好词!让我好想去!”。更有大量网友为此伸出了大拇指。如此等等,充分体现了广大读者与作者之间有着广泛的思想共鸣。

从李白的“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到黄庭坚的“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再到如今的“一湖碧水照随州,万千杨柳织锦绣”。虽然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各不相同,作者的身份地位和思想眼光各有不同,作者所站的角度和描写的词句内容不尽相同,但他们给予随州的高度礼赞都是相同的,他们对随州的情怀都是相通的,他们对随州的留恋和好感都是一脉相承的。

 

. 作品推广是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建设的现实需要

当前,随州市委、市政府正带领全市人民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和实施省委省政府与市委市政府关于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建设的发展战略,开展“五城同创”,这更需要有反映和展示随州形象的优秀作品来鼓舞人们,为随州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建设的现实需要。

《吟随州》诗词作品的诞生和推广,就是对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战略实施的最好呼应,因为其对随州景貌和随州特色的高度概括和精彩描绘而为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建设增光添彩。

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建设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增强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需要更加有力的和与时俱进的文化支撑,需要构建和树立更为鲜明的城市形象,更需要进一步做好科学巧妙的城市形象的宣传,让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吟随州》就是随州形象宣传不可多得和难能可贵的精品之作,也是最为特殊的广告词。

《吟随州》作品推广对于进一步宣传和推介随州,助推和服务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将有利于更好提升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的城市形象,有利于扩大随州圣地车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美誉度,有利于增强随州在外来投资和旅游方面的文化吸引力,从而推动随州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增强广大市民的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创业精神,为圣地车都和神韵随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5.06.21

(编辑  周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随州稀有特产 随州新"一绝"
随州稀有特产 随州新"
2016湖北随州首届奇石文化交流节拉开帷幕
2016湖北随州首届奇石
随侯夜明珠问世  引得市民看稀奇
随侯夜明珠问世 引得
随州传奇文化产品   随侯夜明珠问世
随州传奇文化产品 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随州编钟报社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技术支持:清华网络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主办单位:随州编钟之声报社 随州都市网
虚假新闻信息举报电话:0722-7117922 新闻热线:0722-7117922 广告、服务热线QQ:1254373707
本站由随州编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络入网许可证号:鄂ICP备11020392号-1 技术支持:随州清华网络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1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