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随州 > 随州文学

山谷里的居民

时间:2016-06-19 10:49:23  来源:编钟之声报 随州都市网  作者: 孙中文

       大洪山千佛古道,是一个隐秘的所在。趁休假前去探寻那秘不示人的风景。

  这条隐在高山峡谷底部的林间游步道,长约5公里。古时是善男信女们从洪山寺下院前往山顶大慈恩寺的便捷通道,人们在峡谷巨石上刻上各种字体的“佛”字,故而得名。

  我从灵官垭弃车步行,想走到它的尽头——银杏谷广场。

  灵官垭连接河谷的坡度不大,顺石阶而下,很快抵达溪边游步道。两岸地势较平坦,生长着粗壮高大的水杉、枫香树、榆柳、野生樱桃树、漆树、榔树……溪流虽流水哗然有声,而河床却落差不大——这小溪,发源于高山湖泊——白龙池,汇于山谷底部的小湖------落湖。行大约500米,只见步行石道落花堆砌,低头细辨,竟然是合欢花!抬头看,一株粗壮高大的合欢花树,红红的如松针状的花在寂静开放,这种树,在大洪山多处可见——白龙池边、从灵官垭去往白龙池的峡谷两岸、灵官垭往北的宝珠峰半山腰、花果海景区、洪山寺下院右侧山边,都有它的身影。在这峡谷之中又见,喜悦之余,只想喊:“我在合欢花下,你在哪儿?”

  较为平缓的溪流与游步道几乎平行,清澈的溪流拉拽着水草,声响不绝于耳。河床下切不深,不过一两尺。河床上的石头也不大,呈青灰色。一棵柳树倒在河面,成了一座木桥,倒下的树干以忍着不死的决绝长出一排向上的枝子。又见一棵柳树从根部长出四根枝干,各自成为独立的大树,很像是“四兄弟”;又见一棵柳树从根部发芽紧贴母树长到三米左右,才“自立门户”,我叫它“母子树”;藤蔓爬上高树,我叫它“藤缠树”;还见到把“家”安在别的树上的“寄生树”。蝉声渐渐稠密起来,空山鸟语,也与流水相应和。设若总是这么平缓,那古道也没什么惊奇的了。越往前走,道路越陡,河床下切越深,溪流不再是在砂石上缓缓流过,而是在乱石间穿行、奔投。河床两岸树木越发奇特——树包石、树抱石、树生巨石缝隙、树生巨石顶部,更见一悬崖边一棵平铺开的树——紧贴崖壁,树干平铺如展开的合欢花,平生第一次见这样奇特的树,为了生存,树木也会险处求生,因势象形。至于硕大的六七米高的石头横刀夺路,那只能叫它“石敢当”,从它的身边侧身而过。有大树根部全部暴露,平摊于地,四处探路,扎根石缝。渐渐河床越切越深,达十多米,两岸露出笔陡的崖壁,河床乱石累累,形成一个个巨大的瀑布,头顶上是高不可及的大树形成的巨伞,脚下是高悬壁立的石岸,五六个瀑布相连,水声轰然如雷,惊心动魄。瀑布的下方,往往形成宽阔的深潭。虽然好奇,却无法下到底部一探究竟。就在我颇感紧张之时,一片黄色的彼岸花,静静的开在树木的浓荫之下。上面的树叶那么密,彼岸花几乎接受不到丝毫的光照,它是以怎样的毅力养育生命的呀?再往前行,过人行道几乎要扶着栏杆,拄着膝盖,步步惊心。不记得眼前的巨石是遇到的第几块了。有两层楼那么高,两间屋那么宽,弄不清是从山崖滚落峡谷底部的,还是河床水流下切形成的。石头顶部又长树、长藤、长花、长草。藤蔓攀岩而上。阳光从树的顶部筛下斑驳的光点,睁开眼,四面八方全是绿色,完全不见天日,不见大洪山主峰,好比淹没在绿色的海。明明没下雨,衣服却被湿气悄悄浸透。我忽然领悟了王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意境。空山鸟语、无尽蝉鸣、呼呼风声、轰轰瀑音,在U形高山围成的漏斗状的峡谷底部,冲撞、回旋,摄人心魄。天籁之音,隐于大山。峡谷听涛,别有幽趣。还真应了王安石那句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又遇到巨石当道。右岸山坡大块彼岸花,几乎亮瞎眼睛!可是地面泥土像什么刨过的,彼岸花有的根部折断,地上还散落着块茎碎片。莫非是野猪拱的?若是遇到长獠牙的雄性野猪,咋办?我不禁有些紧张起来。在石岸边,发现了几棵长在石缝中的树皮脱落露出豹纹的树,不知树名。这些顽强的树木花草,在被挤压的令人窒息的生存空间,绝地翻转,爆发出令人惊骇的生命力,给人的启示,不只是震撼与叹服。那随处可见的“佛”字,也许暗藏了某种玄机,等待遇见者慢慢参悟。终于走到“漏斗”底部平缓处了,我悬着的心,渐渐平复。一路上多处地面还留有“大洪山金顶挑战赛赛道”的标志,我想前不久那场比赛的参赛者,该经历了怎样的穿越秘境、险境、幽境的惊险与惊喜啊!细想这一路风景,山,因水而灵动;石,因水而润泽;树,因水而鲜活;花,因水而鲜亮。峡谷中生物的多样性,全赖峡谷之水了。

  前方出现一角瓦屋,峡谷向身后退去,可以回望见大洪山主峰和U形山峰了。走到三间小瓦屋旁,门关着。屋旁溪流一侧坡地上,散放着一群土鸡,仔细看是当地原生品种。那群鸡,没有栅栏圈着,吃草、吃虫、吃蚱蜢,悉听尊便。门前坡地上可不是蜂箱?近看,是用一段粗树做的蜂箱,连蜜蜂出入口都是原木树枝形成的洞口!我连忙拍照。身后屋主人回来了。我连忙解释趋近蜂箱是出于好奇。经过攀谈,得知主人姓高,他的儿子就住在河对面,妻子到千年银杏树下卖山货去了——有花生、板栗、核桃、蜂蜜、林芝、银杏果、木耳等。老高养了五笼野生蜜蜂,他向我展示了竹子编制的圆锥形的器物——收野生蜜蜂的工具,我向他讨教区分真假野生蜂蜜的方法,还买了一斤蜂蜜。他的小屋前摆着一两百根椴木,上面长着木耳。玉米地边,一株形状极像百合却又有极大差异的植物,引起我的好奇,明明是百合的茎叶,却开红黄两色花,一棵植株竟然有十几个花朵,茎上长满黑色的果实——眼下,大洪山野生百合随处可见,我以前见过多达四朵花的一棵百合植株,听说,百合开几朵花,就得长多少年,莫非……老高说,这是家百合,极其罕见,是中药,治疗妇科男科都有奇效,主治妇科血崩。我问老高为什么没种带料香菇或椴木香菇?他说,大洪山风景区核心景区很早就对这里的树木严格管理,村民开始还不理解,不让砍树,靠山不能“吃”山,这日子咋过?随着大洪山知名度越来越大,旅游越来越红火,村民纷纷搬进连片的楼房,有的办起了农家乐,用山里的食材招待八方来客;有的搞起了大鲵养殖、特种药材种植,有的跑运输,几乎家家发了财,经营最成功的要数甘氏兄弟。告别老高,我准备前往银杏谷广场。老高家通往河对岸的“桥”,竟然是几根原木铺上木板搭成的,又往前走,又见到斜搭在溪流上的原木桥。我想到“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诗句。小溪岸边,玉米叶子深绿,黄色的萱草花,不知名的各色野花,悄然开着,草籽,也在风中摇曳着。诗人顾城的诗句从脑海一闪而出——“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是很美好”。

  穿过连片的喧闹的新农村楼房,我来到银杏谷广场,视野豁然开朗。广场周围分布着洪山寺下院、筱泉洞、两王洞、剑口瀑布等景点。十几辆景区大巴来来去去,每条道上游客来来去去。溪流绕新农村而过在远处注入落湖,自成一景。独木成林的银杏树,树干很大,只见五六个游客手牵手在围树而站,测量它的周长呢。树枝上挂满了游客祈福的红带子。一对对情侣在树下留影。这棵树,栽种于唐代,绵延至今,该是怎样一个传奇?加上印顺大和尚曾经在此树下坐禅,这棵树,便越发令人顶礼膜拜。它见证了大洪山山民一代代人的生活,见证了洪山寺千年不绝的佛教烟火,还将见证无数年轻人的爱情,见证山谷里的居民美好的明天。

  千年不过一瞬,我无法穿越时空,经历盛唐的繁华,唯一能把握的只有当下。

  站在银杏树下,仰望四围青山,我感慨良多。

  这巍巍之山,莽莽之林,翠翠之树,浩浩之水,灿灿之花,甜甜之蜜,熙熙之民,她们之间似乎存在某种联系。人惜树,树护山,山涵水,水养人,这其中的因果循环,或许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注脚吧。如此说来,那树,那藤,那花,那水,那蜜蜂,那百合,那野草,那玉米,那野猪,那蝉、那鸟那林雾,那巨石,那瀑布……都是——山谷里的居民。

  十多年前,这山谷里的村民还在叮叮咚咚的砍树,种香菇木耳,做着靠山吃山的发财梦,如今,村民自觉地收起锋利的斧头,种树、爱树、护树,留住了青山,培育了金山银山,优美的风景吸引了八方来客,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红火,人与山的关系,调适到了本应该的位置,往远处看,人只是过客,山,总在那里。遗憾的是山谷中的村民津津乐道的香果树、野生黄羊、猞猁、果子狸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无缘得见。只要它们在那里,就足够令人欣慰的。

  愿这里的山常在,树常绿,水常清,鸟常鸣,花常开,人长乐。噫吁戏!

(编辑  周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城
随州“天书”亮相图书
随州远古棋“复活”    益智休闲备受青睐
随州远古棋“复活”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州“仙人棋”岩画   棋文化源自随州的物证
随州岩画文化探考: 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鉴赏
随州鸡血红碧玉艺术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随州编钟报社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技术支持:清华网络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主办单位:随州编钟之声报社 随州都市网
新闻热线:0722-7117922 广告、服务热线QQ:1254373707
举报电话:0722-7117922 举报邮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随州编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9003029号-8 技术支持:随州清华网络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1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