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安居陈远志土陶烧窑掠影
编钟之声报 随州都市网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直深深刻在儿时记忆里的土窑,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踪迹难觅。日前,记者在随县安居镇采访时却偶然得知,安居有个土窑场。后几经过周折,记者终于见到了随州频临灭绝的民间技艺---土陶烧窑。
安居窑场位于安南山脚下,隐藏在一排村民住房的后面,过往路人一般很难发现。土窑依山势而建,窑顶之上搭有工棚,高十余米,成为窑场标志;土窑旁两排手工陶器作坊里,排满了待烧的陶器。站在窑顶居高临下,不远处,玉带似的涢水,迷人的秋色田野、错落有致的村落尽收眼底,让人沉迷的景色与充满收获喜悦心情去开启余温尚热之窑相得益彰,令人激动而兴奋。
土窑的主人陈远志,今年56岁,得知记者慕名来访显得十分热情,一边忙着与妻子将窑里的陶制品快速出窑,一边如数家珍介绍自己的做陶史。据了解,陈远志祖籍环潭郧阳,17岁开始在村集体窑场学烧窑,19岁满师后就开始当师傅。由于他待人真诚、手艺精湛,能吃苦耐劳,先后被郧阳、洪山、安居、万店、枣阳等地的土陶器厂、窑场争相聘请,一干就是四十余年。他30多岁在安居窑场当师傅时,窑场老板见他人品好、年轻、手艺不错,便把自己的窑场卖给了他,从此他与家人落户安居,大兴窑业。他除了做各种传统的缸、坛、盆、罐、壶、炉管等外,还为随州、武汉等地客户,根据其提供的照片或要求,做出各种工艺和创意作品。他既做过直径二三米的大缸,也做过精小的手把玩件和价值过千元的艺术品。前几年,广东的万江美术陶艺馆、武汉理工大学还曾请他当陶艺师和美术老师,后因家里离不开他,年纪也大了,而又回到家乡。
记者请他现场展示陶艺制作,只见他利落地从泥堆揪下一块重达几十斤的泥块,像玩玩具一样熟练地在平台上揉捏起来,最后把揉和的泥巴卷成一个长条形,掷到简易的制陶转盘中央上。用水润湿双手后,紧紧护住泥团,随着转盘的飞速旋转,他双手不断在陶土团上开口、提拉、塑型、缩口……不到几十秒的工夫,泥块的上部分就变成了一只人见人爱的陶罐。他说,陶器制作不是最关键的技术活,如何烧窑才是重要的技术,因烧窑时,窑内上下层的温度不一致,对火候,火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的把控至关重要,自己曾经烧塌过几次窑,以致整窑陶器全部报废。陈远志从来都是亲自烧窑,只要是烧窑,他十几个小时从不合眼守在窑前。
土窑,除了技术,靠的就是力气,经济效益也十分低下。陈远志也曾带过几个徒弟,虽然徒弟们十分爱好陶艺,但都因吃不了苦,见赚钱不易而放弃。几年前,由于大件陶器市场需求少,陈远志便建了个小土窑,以烧民用小件器物为主。他的土窑一般每次烧300-500件左右的陶器,每窑陶器能卖出一二千元,扣除柴火、水电、运费等,所剩无几就是自己和妻子一起制陶、烧窑的人工费。他坚持微利不涨价,一个烧好的陶罐成品只卖二三元,以致方圆百里都有他的老客户,大家几乎都是排着队等他送货。陈远志的一儿二女都非常有孝心,心疼他俩烧窑干力气活,要把他俩养起来,但陈远志不同意,说做了一辈子做习惯了,仍然与妻子坚守在窑场。
“我天生就是做陶的料,天天弓着身子捏陶,别人做陶总要落下脊椎毛病啥的,可我就没有,身子骨挺好。”说这话时,他脸上颇有些自豪。“近几年,经常有武汉及外地客户找我加工陶艺,我越来越感觉到现代人们很喜欢过去的老陶艺。我身体还行,计划干到66岁,争取能多干几年。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人来传承这种古法烧窑,老祖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陈远志又心情沉重地说道。(图为窑场掠影)
(编辑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