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湖北省随州花鼓戏演红随州大地,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剧种之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赵五娘吃糠》、《翠平卖猪》上演时,他一连看了好几场,还觉得没过上瘾。
时光飞逝,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变迁,随州花鼓戏由兴盛逐渐跌入低谷,沉睡20多年。何时才能唤醒随州花鼓戏,让它从困境中走出来,以崭新的艺术风格重新回到老百姓中间,许许多多的市民翘首期盼。
就此,本报特意邀请在随州花鼓戏的研究、挖掘、开发、整理和演出中曾作出突出贡献并颇有声望的几位老艺人和现在从事戏曲的专业人员进行了一次座谈,通过他们对随州花鼓戏的介绍、体会、感受和见解也许会唤起全社会的重视,勾起人们对随州花鼓戏甜甜的回忆,同时让所有热爱、关注随州花鼓戏的市民对地方戏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随州花鼓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1962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先后担任随州文工团团长,花鼓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随州市戏剧研究室书记,《随州花鼓戏音乐集成》一书的作者朱玉梅介绍说:
随州属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古乐编钟”、和随州花鼓戏并称为随州文化的“三宝”。其中随州花鼓戏是我市独有的地方剧种,是全国300多个剧种之一。
据考证,随州花鼓戏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80余年历史。早期是一些民间艺人身背小圆鼓,走村串户、沿门叫唱,卖艺谋生的一种手段,艺人称之为“打门”;后来发展到两人:一人打锣、一人打鼓,共同演唱,叫“打锣鼓”;再后来,发展到三、五人,七、八人,逢年过节踩高跷、划旱船,在空场地上进行演出,表现一些家庭故事、生活情趣,人们称之为“地花鼓”;到最后,随着艺人的增多、演出规模的扩大,便在演出场地栽起木杆、搭上门板、围上草席,艺人粉墨登场,扮演离合悲欢故事。人们称之“拖门板”或“搭草台”——这就是“草台班子”的由来。说明当时的演出很不规范,随意性较强。
随州第一个正规花鼓戏班是在随州天河口建立的,当时艺人利用火神庙庙会人们聚集的机会搭台演出,戏班叫“严训班”。上世纪三十年代,是随州花鼓戏发展时期,随州全境先后成立了近三十个职业和半职业的花鼓戏班,十八个镇都有花鼓戏班,演唱艺人达300余人,1939年日本侵略中国时被迫解散,演出活动逐渐衰退。后由塔儿湾的刘树亭、高城的余篾匠组织流散艺人成立“双合班”,由于时局动荡,时演时停。1945年元月,“双合班”在应山界河演出时被新四军五师接收,隶属应北大队,组成随军文工团,后编入十五旅,以唱花鼓戏为主。半年后,十五旅北上抗日,艺人们因家庭拖累,解散回家。1947年,由国民党随县保安大队第五中队中队长谢帮杰组织流散艺人三十多人成立了“同心剧团”(后改为“社会剧社”)。1956年春,随县花鼓剧团正式成立,随县人民委员会有关领导到场祝贺并赠言:“多演戏,演好戏,把戏演好”。
据我们了解,随州花鼓戏现有传统剧目200多个(本),创作改编现代剧目约50个(本),上演剧目多属家庭小戏,且以爱情戏为主,兼演一些清官戏。其代表人物有郁大块、罗银、杜永义、李福元、刘凤梅等。
随州花鼓戏是由四大声腔组成的。按照老艺人的叫法,分别为“蛮调”、“呔(tai)调”、“梁山调”、“彩调”。严格来讲,四大腔系分属四个不同剧种。他们各自都有相对独立的剧目,风格迥异的曲调(曲牌)和完全不同的演唱(演奏)形式。但四大声腔又统归于“随州花鼓”这一艺术形式之中,相辅相成,和谐共处,形成了随州花鼓独有的艺术特色。
“蛮调”是随州花鼓的主打唱腔,属“打锣腔系”,随州形容其演唱特点是:“一人唱,众人帮,打起锣鼓咚咚呛”。在随州,蛮调还有“慢赶牛之说”,形容其曲调抒缓、婉啭柔美。蛮调剧目共有135个(本)。
“呔调”。呔调的演唱特点是粗犷有力,热烈奔放,与蛮调的柔美风格形成鲜明对照,更具河南豫剧、曲剧风格特征。呔调剧目共23个(本)。
“梁山调”。梁山调被老艺人戏称为“挣断筋”,喻其曲调高亢激越,演唱一路走高音,演唱者须用足底气呼号方可。梁山调剧目共计32个(本)。
“彩调”又称“杂调”。其特点是欢快活泼,生活气息浓郁。我们所熟悉的彩莲船调、车水锣鼓、秧歌等,都属此列。彩调剧目一般短小精悍,生活气息极浓。其剧目共有38个(本)。
随州花鼓戏擅长表演一些唱、做生活小戏。无“皇帝”出场是随州花鼓戏剧目中独特之处,如确属剧情需要,也只是在幕后搭腔。表演艺术取材于当地生活原素。代表人物罗银(演花旦、青衣)嗓音好,表演真实感人,表情动人、在扮演《打裁缝》女主角鞭打裁缝时,做功到位,“脚站的稳、眼瞅的准、鞭打的响,身上又不疼”(被打者)。当时流传有两句顺口溜:“看了罗银戏,回家不呕气”。代表人物李福元十五岁拜师学艺,半年后登台演出。十七岁时,他在河南省桐柏县八里畈和王庄等地演出,观众把戏院围墙挤倒了,因而一举成名。在唱腔方面他总结出二十个字的演唱经验:“音准板稳,唱清吐明,快慢起煞,低声托起,高声远应”。在表演艺术上,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总结出了 “顶、眉、鼻、领、有、是、禀、请、手、眼、身、法、步、气、急、愧、愁、欢”18个字的表演要领。
老百姓爱看随州花鼓戏
曾荣获湖北省创作演出二等奖和优秀表演奖、从事花鼓戏演出生涯达41年之久的国家二级演员周永芳一提到随州花鼓戏,就情不自禁地打开了话匣子:
“花鼓戏鼎盛时期,我们平均每年演出220余场,演罢城镇演农村,甚至到外地演出。20世纪60年代末,我们被邀请襄樊演出《白毛女》、《刘海戏金蟾》等剧目,海报一张贴,戏迷们从深夜12点等候到次日凌晨3点排长队买票。70年代初,我们巡回至随南边远山区演出,轰动了邻近县市的观众。一位老人老远从京山翻山越岭赶到演出地点观看《赵五娘吃糠》。其中有一位外地观众没抢购到戏票,在三里岗住了两天。我们知道后,免费将他请进戏场观看演出。”
“那个时候,剧团演职人员常年巡回农村演出,非常辛苦。有一次,我们在随北山区的一个乡镇一天连续演出了四场,所有演员困乏之极。晚上演完后,赶到离演出地近20里的另外一个地方住宿,演员们在山间崎岖小路上走着走着睡着了。”
“老百姓爱看花鼓戏,给演员增添了信心和力量,非常热爱这一行,好多演员有机会离开花鼓剧团,调到别的地位,但都不愿意走。一次,一位领导观看了我演出的花鼓戏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周啊,趁你现在年轻物色一个比较适合的单位,一但老了,不能再演戏,重新找工作就难了。’我回答说:‘谢谢领导的关心,我愿意当一辈子演员,唱一辈子花鼓戏。’”
“现在我虽然从演出舞台上退了下来,但仍然时刻惦念着随州花鼓戏的兴衰。”
随州花鼓戏为繁荣民族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几十年来,随州花鼓剧团演职人员风里来雨里去,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60年代初,就以一台大型现代戏《山村锣鼓》,得中南五省汇演头筹。1975年、1976年先后创作演出的《彩虹飞渡》、《铁牛飞奔》参加省、地文艺汇演。进入80年代,剧团更是好戏连台:1982年创作演出的《翠平卖猪》参加全省文艺汇演,荣获省创作、演出二等奖;1984年创作编排的《大鹏歌》先后参加省、地文艺调演,荣获襄樊地区创作、演出、导演、舞美、化妆、音乐、表演七项奖,荣获省金牌两枚、银牌三枚、随州市人民政府特别嘉奖两个,1986年秋季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电影片对外公开发行放映。《古墓花魂》、《赌场深渊》、《三喜临门》分别获得省演出“百场奖”,《千古绝响》获得省第六届戏剧新作展演“革新探索奖”。
随州花鼓戏通过一代代专业艺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甚至终身奋斗,为繁荣我国的曲艺文化作出了载入史册的贡献。随州花鼓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编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和《中国文化年鉴》。
一位戏剧专家在评价随州花鼓戏时说,随州花鼓戏集南北文化之大成,对研究随州历史、文化、民风、风俗等具有重大历史价值;花鼓戏的剧目、音乐、表演形式自成一体,极具学术研究价值;花鼓戏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它的艺术形态已经融入随州人民的文化生活之中,对提高随州文化品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人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